前不久,印度与巴基斯坦出现短暂的交火,对于这样的局面,人们可能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就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对比来说,不少人都认为印度在军事装备数量、军队规模等方面比巴基斯坦要强一些。

然而有军事爱好者认为,巴基斯坦经过六年的发展,铸造了自己的海空防御体系,而印度的军事构成却堪称大杂烩。

这该如何理解?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就是一对大冤家,而且是一碰就冒火的那种。

有的国家打打和和,甚至成为好邻居,然而从来没见到印度人与巴基斯坦人在一起好好商量,或者是和睦相处过。

其实在历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因为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而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教派的对立引来种族矛盾。

可能是为了管控这个地方,英国奉行对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区别对待的政策,这一政策最终导致了印巴分治。

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取独立后,根据当时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方案,按照信奉教派的不同分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家分灶吃饭。



这也就是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就是不同信仰的兄弟俩,后来因为教派的不同成为两个国家。

要是按照这个节奏,两家应该没有多大的恩怨,问题就出在印度身上,因为原先巴基斯坦被分割成东西两块,也称为东巴和西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巴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而西巴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

可能是为了打压伊斯兰教的势力,印度策划了东巴独立。

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一分为二,这事叫谁也难咽下这口气,印巴之间的世代冤仇由此产生。

再加上当时英国在处理克什米尔地区问题时含糊不清,印巴都主张对这一地区行使主权,就因为如此,印巴经常大打出手很不消停。



话说这克什米尔地区有七成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按照蒙巴顿方案,这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克什米尔地区本应归巴基斯坦,但印度坚决反对,于是印巴两国为此爆发了两次战争。

后来在七十年代达成协议,印巴按实际控制线划分临时的边界,这也为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擦枪走火埋下隐患。

也就是鉴于印巴之间随时会出现战争,所以双方都在极力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也算是局部的军备竞赛。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来说,他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扩军备战路线。

先来说说巴基斯坦,因为巴基斯坦的军事存在感本身就不强,因此要想赶超印度,就要快马加鞭。



然而巴基斯坦的经济实力有限,想要快速发展,总得量体裁衣,不能脱离实际,于是中国就成为巴基斯坦的对标对象。

鉴于巴基斯坦原本就与中国有着友好的关系,巴基斯坦在提升空战能力方面首选中国的歼 - 10CE战斗机,此外还有“枭龙”战机。

在空中打击方面,巴基斯坦的眼镜蛇中队与黑豹中队交相辉映,尤其是在歼 - 10CE战斗机和“枭龙”战机的加持下更加相得益彰。

作为巴基斯坦的空中堡垒,卡拉姆空军基地被巴基斯坦人引为骄傲,这里有着强大的加固机堡和维修设施,为空军提供坚强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巴基斯坦还引进了中国的红旗地空导弹体系,在“枭龙”战机的有力配合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空中打击和防空能力机制。

这也就是说,凭借着对中国老朋友的信任,巴基斯坦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国的军事装备,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多维联合防护的对空体系。

然而反观印度,因为谋求地区霸权,印度在引进外来军事设备时显得眼花缭乱,现今印度的空军设施五花八门,甚至叫人眼花缭乱。

比如印度有着苏 - 30MKI战机,同时还有法国的阵风战机,唯独没有印度自己的战机,这些外来装备因为型号繁杂,难以形成配套的设备维护。



在空中指挥方面,印度主要依赖所谓的“天空之眼”预警机,但由于该预警机操控复杂,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对空打击和防空能力。

在海战方面,印度虽说有航母的加持,然而在陆基防护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反观巴基斯坦的海防能力很是亮眼。

比如巴基斯坦不仅有4000吨级的护卫舰,同时还拥有防空导弹体系和对舰导弹体系,彰显出强大的海上打击和防护能力。

巴基斯坦花费六年之功引进中国制造,形成了强大的海空作战攻防体系,这种专心致志才是制胜法宝。



而印度片面引进多国制造,贪大求洋,反而是消化不良难以配套,二者在提升海空能力方面的做法可谓天差地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