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6日,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发生了大爆炸,导致70人死亡,超1200人受伤。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彻查,直接亮出了“铁证”,直指以色列是油港大爆炸的幕后黑手。
伊朗找到了什么证据,认定以色列是幕后真凶?以色列和伊朗又有什么恩怨?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油港大爆炸
沙希德-拉贾伊港,坐落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地带,是伊朗经济的“生命线”,伊朗50%的贸易额、85%-90%的海运吞吐量,都经要经过这个港口。
而且,它也是伊朗海军的重要基地,这里更是伊朗坚守“世界油阀”的军事支点,然而,4月26日的爆炸,彻底撕下了港口繁荣的假象,导致70人死亡,超1200人受伤。
据报道,在港口,有4个关键位置被同时引爆,爆炸造成的冲击波,直接震碎了20公里外地的玻璃,熊熊烈火吞噬了堆满货物的轮船,浓烟遮天蔽日。
虽然伊朗已经恢复了货物的进出口,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彻查,港口的瘫痪,导致伊朗损失了数亿美元。
伊朗如何锁定“真凶”
经过调查,种种迹象和证据都将矛头指向了以色列,4月27日,外媒“Rakna”网站报道,伊朗副议长西拉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有清晰的证据证明,这是以色列干的,但国内并没有官方报道。
他还讲述了一些关键的线索:因为有4个不同位置同时爆炸,误差不超过0.3秒,这表明:爆炸性材料是在港口内提前安装好的,然后再通过装置引爆,以色列就有这样的技术。
而且以色列不止一次做过这种事情,早在2020年,以色列就曾对拉贾伊港发动过网络攻击,导致港口的计算机系统瘫痪,货物被积压了数月,给伊朗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024年,以色列还公然袭击了伊朗的天然气管道,导致47人死亡,手法如出一辙,这都表明,以色列有很大的嫌疑。
而且,《纽约时报》的报道也给伊朗的指控提供了证据,报道指出,伊朗进口了超过1000吨高氯酸钠,可以给伊朗的导弹提供燃料,而以色列的情报部门近期也在频繁监控伊朗运输的路线。
更耐人寻味的是,爆炸发生后,以色列军方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却拒绝回应伊朗的指控。
各国的回应
爆炸发生后,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向伊朗进行了慰问,中国表示:对伊朗南部拉贾伊港口爆炸事件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也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俄罗斯更是紧急派遣专机,协助伊朗灭火,俄方与伊朗的关系不错,双方在能源上有合作,这次援助不只是出于人道主义,也是为了维护关系,稳定中东的局势。
除了派遣专家灭火之外,俄罗斯的能源部还紧急宣布:将加大对伊朗的天然气出口,推动两国建立“反恐情报联盟”,既是对2024年天然气管道爆炸的反制,也是为了打破美国对中东能源的垄断。
然而,作为以色列的铁杆盟友,美国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沉默”,白宫仅以“关注事态发展”的理由搪塞了媒体,既没有谴责袭击人员,也没有给伊朗声援、救援。
这种暧昧态度背后,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它既希望以色列可以遏制伊朗,又怕被拖入直接的冲突,但伊朗外长扎里夫一针见血指出:“美国的沉默,就是纵容恐怖主义的帮凶”。
在安理会的紧急会议上,中方罕见地使用了“强烈谴责一切针对民用设施的袭击”的表述,并呼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还批评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高呼“主权不可侵犯”,但却对中东的战火视而不见。
伊、以恩怨的四十年
在冷战时期,苏联为了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为许多国家带来了威胁,伊朗和以色列也没能幸免,因此,当时两国相处得比较融洽。
1980 年,两伊战争爆发,伊朗面临着来自伊拉克的军事威胁,以色列给伊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弹药、军事技术等,帮助伊朗抵御伊拉克的进攻。
伊朗也投桃报李,卖给以色列许多石油,保障了以色列的能源供应,可是,苏联解体后,伊朗和以色列对于中东的利益出现了许多分歧,尤其叙利亚问题,双方的立场截然不同,矛盾逐渐激化。
2011 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伊朗是支持叙利亚政府的,给它提供了军事援助、经济支持和政治庇护,但以色列却坚决反对政府军,多次对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发动袭击。
以色列非常担心,伊朗在叙利亚的势力扩张,会对自己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尤其是伊朗支持的叙利亚政府、黎巴嫩真主党等势力,这被以色列当作了“眼中钉、肉中刺”。
伊朗对以色列的攻击自然不服气,还扬言要进行报复,随后,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然而,2020年,美军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事件,让伊、以的矛盾彻底爆发。
伊朗认为这是美国、以色列的联合行动,对此非常不满,随后用导弹袭击了美军的基地,以方自然是认为美国更重要,所以它也不惯着伊朗,两国的关系降至了冰点。
这次油港爆炸,伊朗自然把账算在了以色列的头上,认为以色列是爆炸案的幕后黑手。
这次爆炸事件还发生在美、伊谈判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美国都在针对伊朗,对它进行制裁,限制它的核计划和导弹发展,如果美伊谈判取得进展,这让以色列翻到不安。
如果以色列真的是这次爆炸的幕后黑手,那么,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破坏美、伊和谈,让美国继续针对伊朗,如果伊朗认为美国是爆炸事件是默许的,那美伊谈判也可能会陷入僵局,甚至彻底破裂。
那么,伊朗有没有办法反击呢?
有点,如果美伊和谈失败,伊方可能会采取反击,可以效仿一方的行为,袭击它的港口,或者和胡塞武装、真主党合作,给他们提供支持,袭扰它的周边。
伊朗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暂时不出口石油,让全球油价飙升,迫使西方向以色列施压。
结语
沙希德-拉贾伊港的硝烟尚未散尽,虽然伊朗的内政部长莫梅尼表示,港口爆炸是由“疏忽”造成的,爆炸事件的部分责任人已被传唤,但所谓的“疏忽”究竟是什么,还没有报道。
如今,全球都在注视着这次爆炸事件的走向,希望真相可以水落石出,让伊朗的人民不再担心!
信息源:致40人死亡 28日全国哀悼 伊朗港口爆炸最新细节披露 央视新闻 2025-04-28
信息源:致40人死亡 28日全国哀悼 伊朗港口爆炸最新细节披露 央视新闻 2025-04-28
信息源: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800伤,“可能与导弹燃料有关” 观察者网 2025-04-27
信息源: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800伤,“可能与导弹燃料有关” 观察者网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