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城雷少编辑|小丸子
东风日产N7(参数丨图片)这款号称20万以内“最家”的,合资品牌纯电B级车,最终的上市价格极为克制、甚至可以说极富攻击性!
原本以为抢的是天籁、凯美瑞、雅阁等合资燃油B级车的市场,这么搞师出同门的自家兄弟东风奕派007,第一个会受到巨大冲击。
平台技术跟奕派007有扯不清的内在联系,设计、品控、舒适性、智驾等又更胜一筹,价格还高度重合,007还咋卖?
我很好奇,东风日产周锋们在定这个价格之前,有没有事先跟东风奕派的兄弟们沟通商榷?奕派007不连夜大幅降价,绝对要被N7彻底干废。
“我们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让N7成为20万元以内‘最家’的纯电轿车……”
充分预热小半年之后,东风日产新能源电动车转型全新力作——N7,于4月27日晚隆重上市。
令现场媒体及线上广大业内外人士普遍没有料想到的是,对于这款号称20万以内“最家”的合资品牌纯电B级车,最终的上市价格定的如此的克制、甚至可以说极富攻击性!
周锋宣布N7价格一片叫好
这种感觉,跟前不久另一家日系合资大厂广汽丰田,全新电动化转型力作——铂智3X的定价策略,如出一辙。
显而易见,从2025年开始,传统燃油车领域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新能源转型又节节败退的合资大厂,不再抠抠搜搜和举棋不定,面向竞争无比惨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它们终于觉醒开始要彻底“梭哈”搏一把了。
以东风日产为例,从陈昊到高国林,从高国林到周锋,从辛宇再到刘新宇,东风有限、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以及销售公司,领导层换了一波又一波,过去这几年,日子过的着实不容易、量价齐跌转型压力空前。
不信,你看看过去在燃油车时代20万级SUV市场,一度还能与丰田RAV4、本田CR-V销量上位列一个阵营的日产奇骏,近几年销量下滑成啥样了,三缸机版本的奇骏一出,更是将奇骏这款经典车彻底干废。
再看看曾经长期与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并称为日系B级车“三剑客”的日产天籁,最近三五年以来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就算终端价格跌破十二三万,你看看月销量成绩惨不惨?!
一句话,过去这几年合资品牌在中国车市受到的冲击和面临的挑战,空前巨大,神车如大众丰田都压力山大只能不断降价促销,品牌力向来比丰田大众甚至本田均要略逊一筹的日产,现实处境更是可想而知。
对了,大众丰田本田在中国市场,都有“南北”两家合资伙伴,日产在华仅有东风日产一家,人家是两只手做俯卧撑,日产是单手俯卧撑,合资“天要塌了”的时候,你说谁先扛不住?
绝地反击“狼性”十足东风日产回来了
所以看到周锋宣布东风日产N7上市价格的时候,大家伙儿的直观反应首先肯定是为之一惊,太拼了、太疯狂了,东风日产这是一把就梭哈的节奏啊……
至于为啥要这么拼、直接梭哈开干,上面的分析已经很直白,再不使出吃奶的劲、拿出最大的诚意,中国新能源车市以后恐怕就没有东风日产们啥事儿了。
换言之,包括东风日产在内的合资车企,普遍已经看的非常透彻,要想在中国新能源车市有未来,当下必须要“革自己的命”,姿态要足够的低,定价即便“赔本赚吆喝”也在所不惜。
况且扪心自问,无论是广汽丰田还是东风日产,真的是傻子吗?
纵使背后的股东、尤其日方股东母公司,全球市场依旧赚的盆满钵满家大业大“贴”的起,但不到万不得已,其实也还没有必要真正“赔本卖车”。
大不了最大程度上共享中方的平台架构、供应链体系等,把成本控制在令你意想不到的程度罢了。
包括定价二三十万的小米SU7,上市就卖爆了,雷布斯还一个劲儿的叫苦什么“卖一辆亏大几万”......
雷布斯喊苦小米SU7卖一台亏几万
类似片儿汤话和鬼话搞搞营销哄哄观众就算了,业内人士谁看不明白,账可不该这么算!
小米SU7所谓的卖一辆平均亏大几万,怎么来的?
无非是把研发、建厂等各种必要的前期巨额投资都算进去了,刚开始一两年小米汽车肯定还是没法总体盈利的,但不能说真的就是卖一辆亏几万,搞的跟它的单车生产制造成本真要二三十万似的。
广汽丰田铂智3X和东风日产N7,同理,即便定的价格确实足够的有诚意,但考虑到背后的产品平台、供应链体系等,其实说什么“亏钱”卖车,乐逗同学肯定是不信的。
事实上,对于铂智3X这台车,与广汽自主品牌埃安Y等产品的内在关系,厂家方面尽管宣传上尽量避免,但私下交流其实还比较的实在,谁不知道新合资时代的“在中国、为全球”,究竟是啥意思?
说到底,历经过去十余年的大力扶持和培育,中国政府可以说真金白银往新能源汽车领域砸了巨额的财政补贴,才换来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电动化尤其智能化领域,换道超车引领全球。
巨大的市场+高度的智能化需求+政府的强力推动与保驾护航,中国在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赛道,已经开始走在了全球产业的前列。
合资车企开始普遍导入中方的电动化智能化平台技术,实现反向“技术输出”,已经成为行业主旋律和共识。
所以无论是广丰的铂智3X,还是东风日产的N7,尽管合资厂商在宣传上最大程度的强调“全球品质”,淡化与中方合资伙伴的技术乃至平台共享方面的信息,但无一例外改变不了上述事实。
你看,东风日产N7自从去年广州车展首秀以来,业内人士就已经指出了这里面的一个争议性话题——东风日产N7与东风奕派007,这两款车究竟是否是同平台架构下的“姊妹”车型?
公开信息显示,日产N7和奕派007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
不仅如此,在核心的动力电机、电池配置上,两款车也都是采用的东风公司旗下的配套供应商,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一方面,最大程度上的做大规模摊薄成本,无可厚非。
“真的只是‘巧了’,两个车根本不是一个平台的”,面对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疑惑,东风日产张劲华作出如此解释和回应。挺有意思的。
在乐逗汽车看来,张劲华的解释虽说勉强苍白,但站在厂家的角度,其实无非“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纵使东风日产N7的底色难逃东风自主量子架构的影子,但东风日产肯定也是要对其进行单独的适配、以及相应的优化升级。
由此一来,纵使本质上是诞生自同一平台架构,但东风自主奕派007可以称为量子架构,东风日产N7可以称为天演架构,这种情况业界太常见了。
面对外界质疑张劲华如此公开回应
至此,过多的掰扯没有意义。大众迈腾跟奥迪A4L骨子里还出自同一平台架构呢。
乐逗观察:
乐逗汽车注意到,在N7的上市发布会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也直言不讳表示,N7是中国团队自主构思、设计开发的首款车。
先在中国市场开卖,后续有望出口到海外诸多市场。
放到以前合资燃油车时代,“中国特供车”可谓是偷工减料低品质的代名词,与海外市场全球化的对应产品,无论是用料还是品控上,都是打了折的。
但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一如前面所言,“中国造、全球销”,已经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西结合、中为洋用”的东风日产N7,还是挺有意义的。
中国造、全球销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新风潮
它将进一步让中国消费者乃至全球消费者看到并意识到,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确实正在引领全球风向标。
只是有着合资品牌身份+合资全球高标准品质标签的日产N7,起售价只卖11.99万,定配也不到15万元,不说让自家的燃油B级车天籁咋活了,让“师出同门”的东风奕派007,还咋参与市场竞争?!
价格高度重合,品牌力、品控、座椅舒适性、高阶智驾等,东风日产N7可以说都对东风奕派007构成了降维打击。
可以预见,N7爆单的对立面,007市场前景大概率要“雪上加霜”,还卖个锤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