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重庆市林业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重庆生态文化协会牵头,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宜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重庆日报尹明公益、上游新闻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万水润青山·重庆万瓶守护计划”正式启动站点征集,面向全市公开招募166个“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站点,为长期奋战在森林防火一线的护林员、森林资源监测人员、森林调查勘查人员、森林病虫害检疫人员、森林防火巡查人员等群体搭建起覆盖全域的补给网络。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守护者,2024年极端高温天气下,护林员日均徒步巡查里程超20公里,森林防火巡查人员单日消耗饮用水量达8升,森林病虫害检疫人员在40摄氏度高温下仍需攀爬悬崖采集样本……“他们用脚步丈量青山,我们以行动守护他们。”重庆生态文化协会负责人表示,本次计划创新采用“政企社民”联动模式,通过“万瓶苏打茶+百个守护青山站点+全民守护网”的三维保障体系,让社会关怀精准触达生态保护最前线。


根据征集方案,本次站点设置将突破传统公益模式,构建“山、城、景、商”四大场景融合的“守护青山”立体网络,每个站点将获得由宜简提供的600瓶苏打茶,并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统一进行公益配送,同时也号召社会各界用多种方式加入“守护青山”公益行动中。

166个站点将于5月11日前完成评估,在5月12日重庆协信星光时代广场举行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仪式上进行公布,正式启动“万水润青山·重庆万瓶守护计划”,号召广大市民、游客跟随林业人一起参与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行动。从“感动”到“行动”,从“一瓶水”到“一份力”的升级,打造生态公益新范式,每一份善意都将汇聚成守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磅礴力量。


活动主办方将在夏季高温来临前进行公益配送并发放到位,并同步开展“空瓶回收计划”,号召护林员与游客将饮用后的空瓶进行环保再利用。

未来,“守护青山”将联合各方,通过多种方式把本次公益行动转化为长效政策。

征集通道

即日起至5月11日,社会各界可通过“重庆林业”“重庆文旅”公众号相关文章的征集通道提交站点申报材料。让我们以一瓶水的清凉,致敬整座山的坚守;用万人的善意,守护一城的绿意。

(联系人:小马姐 023-67464897、18996340305 邮箱:cqstwhxh@163.com)

申请要求

场地保障:需提供至少10平方米的室内或遮阳避暑空间,配备座椅、饮水机、充电设施等。主要在森林防火检查站、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有林场、主题邮局、商业空间等地。

物资储备:需设置专用区域存放宜简苏打茶、急救药箱等物资,并安排专人管理。

避暑功能:需配备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确保室内温度≤30摄氏度。

需明确服务对象为林业户外工作者(如护林员、森林资源监测人员、森林调查勘查人员、森林病虫害检疫人员、森林防火巡查人员等),并建立服务登记制度。重点保障高温时段(10:00至16:00)的物资补给。

需在站点显著位置悬挂“守护青山”志愿服务站点标识,并张贴活动横幅或海报。提交发放记录,包括领取记录、照片或视频等资料。

需要通过自有渠道(如公众号、社群等)开展宣传活动,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若站点出现物资挪用、数据造假等行为,将被取消资格。

市林业局自2018年底牵头开展了“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旨在引导广大市民参与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惠民等志愿服务,助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覆盖所有区县的多元志愿服务队伍217支,注册志愿者7000余人,志愿服务时长约24万小时,开展服务1万多场次,参与公众近20万人次。2024年7月,“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项目被纳入中共重庆市委社会工作部“志愿助力”工程与志愿重庆建设重大项目清单。

本次“万水润青山·重庆万瓶守护计划”作为2025年“守护青山”志愿服务重点项目,预计将带动超10万人次参与生态公益行动,形成“人人都是生态守护者”的社会风尚。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 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