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国民党举办的凯道集会上,除蓝营天王悉数到场,民众党主席黄国昌也率党公职出席,同声谴责民进党只顾政治操作大罢免,用司法追杀在野党。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更当场宣布,五二零后开始动用议场内外一切力量推倒赖清德。

有位蓝营媒体人在前一天称,朱立伦结合白营是“引清兵入关”,引黄国昌出来到国民党里面打压蒋万安,因为朱不要“倒阁”、蒋万安要,所以就找黄国昌,黄国昌当然不要,因为“倒阁”可能要重选、民众党8席可能只剩下3席 ,“朱立伦、黄国昌就变结盟,要来打压蒋万安,重点在这”。



这位媒体人认为,这是很大的致命伤,站在政党的主体性,你要上街抗议你就自己找人,你怎么会去拜托黄国昌,后者又有多少实力?隔天被黄国昌反呛后,该媒体人连发两文,直指民众党3分反绿、7分壮大自己,壮大的方式就是“咬蓝血肉”。

如果这场交锋只是个人恩怨不值一提,但因为此事涉及对当前罢免局势的判断,有必要厘清是非曲直。

首先,认为朱立伦排除“倒阁”是为与黄国昌结盟压制党内声音,此说法值得商榷。先不说民众党愿不愿意配合,自蒋万安4月17日在北检抛出“倒阁”主张,国民党内都没有一致意见,由于议题发酵可能引发白营猜忌,支持或反对,都有必要与民众党沟通清楚。会后蓝白都不倾向“倒阁”,可以被解读为在野阵营不敢面对全面改选,但要不要解散“立院”的主动权握在赖清德手里,高风险也是客观事实。

无论从凝聚在野共抗民进党、应对接下来的关税危机,以及唤醒民众热情看,4月22日的蓝白高峰会乃至26日凯道集结都有其必要性。即使是站在政治精算角度,比起与蒋万安互别苗头,结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保住现有蓝委席次,是朱立伦延续政治生命的唯一选择,他没有理由为压制蒋,排除更有利反制恶罢的方式,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因此,大可不必用“宫廷斗争”的视角解读。

其次。站在政党主体性的角度认为凯道集结只能找自己人的说法更是有些荒谬。

事实上,这次不只民众党参与凯道集会活动,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台湾人民守护民主正义连线、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等民间团体26日下午也在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旁发起街讲活动,响应台湾在野阵营举办的反对民进党专断滥权的集会。



论两岸立场,统派与国民党、民众党的主张天壤之别,当昔日面对国民党打压的政治受难者都可以放弃个人恩怨,站在对抗民进党的统一战线响应在野党举办的活动,个别蓝营媒体人以政党主体性的理由,排斥民众党参与,反而是拉低了活动的格局视野。如果跟着国民党一起反对赖清德就是搭顺风车,奉此标准,那统派团体参与抗争的正当性是否也要被这位媒体人一并否定?

而翻看该媒体人反对蓝白合理由,都是老生常谈。称柯文哲墨绿、贪污、黄国昌当年发起所谓“反红媒”运动,压迫媒体、支持“太阳花”等。其实不只台湾民众知道这些事,大陆民众也清楚。但是把两岸关系、“统独”矛盾、柯文哲涉贪和司法正义,每一个都值得单独讨论的面向,通通和眼下大罢免搅和在一起,这种张冠李戴的评论方式也未必客观。

比如,这位媒体人先前说,在野党没有跟民众沟通丧失了争取年轻人与中间选民的机会,导致罢免遍地开花。可是罢免战发展到今天,煽动“抗中”已经成了挺绿罢团的宣传主轴。而过去民进党掌握“立院”多数,争议法案强渡关山时,也不见当时有人要对绿委发起罢免,不追究执政党当年可以利用席次优势强势碾压在野,现在变成少数就翻脸,再对蓝白合有意见,对柯文哲、黄国昌的政治立场质疑,也不该对绿色双标视而不见,把民进党选输掀桌、进行政治仇恨动员撕裂台湾社会的责任推给在野阵营。

其实,当天参与426凯道活动的统派人士怎么会不清楚白营立场,相信他们对当前台湾困境的理解与洞察也不会逊色这位岛内媒体人,但面对赖清德以“大罢免”和司法大权清洗在野势力,他们能够从建立反民进党、反赖统一战线的视角,希望团结40%以外更多的台湾民众,这种大局观显然比盲目抵制蓝白合,在主观情绪中孤芳自赏者更具战略高度。

尤其当一些媒体人近来对蓝白合或罢免战的发言,被过去抨击、抹黑、攻讦最多的绿营媒体广为转载、大肆引用,部分绿营支持者的评价都出现180度的转变,相关人士实在有必要好好思考,为何自己认为义正言辞的发言变成给民进党递子弹,这到底是谁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