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了解?中国体育解说领域有着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
他从1961年世乒赛紧急上阵一举成名,到用充满激情的解说陪伴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
82岁高龄依然在东京奥运会发声,一开口就让全网泪喊“爷青回”!
他就是宋世雄,一个用声音镌刻进中国体育史的男人。
可又有谁能想到,他在5岁之前竟然不会说话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早年经历
1939年,宋世雄出生在北京的一间狭窄四合院里,祖辈都是靠土地维持生计的农民。
五岁之前的他,就像个无法言语的孩子,无论父母带他跑遍京城各大医院,尝试各种土方子,他依旧保持沉默。
直到某天平常的午后,他在院子里玩耍时突然摔了一跤,剧烈的疼痛让他本能地喊出一声“妈妈”。
父母听到后惊喜万分地看着儿子,仿佛听到了最美的旋律。
从此以后,宋世雄不仅说话越来越流利,还展现出了惊人的语言天赋。
上学后的他,偶然通过收音机听到张之解说足球的声音,那温柔而有力的语调,像春风轻拂过心田,让他彻底着了迷。
14岁那年,他鼓起勇气给张之写了一封信,倾诉对播音的热爱。
当收到张之的回信时,这个少年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播音梦想。
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高中毕业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结核,让他与北大擦肩而过。
身体虚弱的他只能在街道做一些杂活,但即使生活艰辛,他也从未放下播音的梦想。
每天收工后,他就守着收音机,仔细揣摩每个字的发音,模仿张之的语气和节奏,练到嗓子沙哑也不停歇。
1957年,经人推荐,宋世雄走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
面试时,面对陌生的话筒和录音设备,他手心冒汗却声音沉稳,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被录用。
初入电台,他从给张之当助手做起,在整理稿件、调试设备等琐碎事务中,默默观察学习。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原定解说搭档突发状况,宋世雄临危受命。
站在直播间里,他深吸一口气,将这些年的积累化作流畅的解说。
随着比赛进行,他逐渐忘记紧张,用激昂又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带着听众感受赛场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他的解说风格深受观众喜爱,收到了大量观众来信,其中不乏女观众表白,但他心中早已有所属。
事业起伏
宋世雄在电台工作期间,与同事钟瑞相识并坠入爱河。
钟瑞不仅家境优越,还是名牌大学毕业,专业素养过硬。
两人除了工作上的默契,他们还有着共同的兴趣——京剧。
他们经常一起研究,如何借鉴京剧念白的技巧,来提升自己的播音水平。
而张之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在他的热心撮合下,1964 年,宋世雄与钟瑞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他们住进了狭小的分配房,日子虽然清贫,却也温馨甜蜜。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考验接踵而至。
1976年一天,电台突然要求全员到办公室待命,可此时的宋世雄家中却是一片混乱。
妻子钟瑞卧病在床,两岁的儿子饿得哇哇大哭。
等宋世雄安顿好一切赶到单位时,早已过了规定时间。
领导见状,大发雷霆,给宋世雄扣上了 “消极怠工” 的帽子,还停了他的工作。
那段日子,宋世雄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不语。
每当听到广播里其他播音员的声音,他就会呆呆地望着窗外,眼神中满是失落与不甘。
就这样过了五年,命运才再次眷顾了宋世雄。
他接到任务,负责报道中国女排参加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他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为了做好这次解说,宋世雄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
他查阅大量资料,仔细观看每一场比赛录像,将中国女排每位队员的技术特点、习惯动作都牢牢记在心里。
比赛当天,当中国女排最终夺冠时,宋世雄的解说达到了高潮。
他的声音激昂而富有感染力,与女排姑娘们的欢呼交织在一起,与女排夺冠的瞬间共同成为了永恒的时代记忆。
此后,在女排实现 “五连冠” 的辉煌历程中,宋世雄始终陪伴左右,用声音见证每一个荣耀时刻。
在电台工作的漫长岁月里,宋世雄不仅在解说台上绽放光芒,还肩负起培养后辈的重任。
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成为无数后辈心目中的榜样和启蒙者。
晚年生活
但少年时期因肺结核错过高考,成了宋世雄心中永远的遗憾。
所以当儿女到了求学的年纪,他和妻子钟瑞几乎将全部积蓄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不受命运的限制,拥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宋世雄的女儿选择远赴加拿大深造,儿子则前往美国闯荡。
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后,儿女多次提出要接老两口去国外生活,宋世雄却总是摆摆手。
他们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节奏,对故土难舍难分。
加之语言不通,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他们最终选择留在北京,守着那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老房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宋世雄的腿脚愈发不灵便。
每当攀登楼梯时,他总要扶着栏杆,缓缓而行。
在这样的时刻,他愈发想念远在他乡的儿女,也更能体会到当年父母希望自己能留在身边的心情。
但他明白,儿女们有自己的人生要追寻,他要做的就是给予支持和祝福。
即便退休多年,宋世雄依旧保持着雷打不动的习惯。
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起床练习发声,对着镜子念稿子,一如当年备战赛场时的认真。
对他而言,播音已经融入了生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常说,声音就是他的"命根子",只要一天还能发声,就要继续播下去。
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那晚,当82岁的宋世雄熟悉的声音再度响起时,网上一片“爷青回”的感慨,无数人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小时候在电视机前为中国健儿加油的情景。
去年,为了给中国奥运健儿加油,宋世雄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
镜头前,他神采奕奕,声音洪亮,仿佛时光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那一刻,他再次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播音不止"。
在岁月的长河中,宋世雄用他的声音,永远地铭刻下了属于中国体育的辉煌记忆。
结语
从胡同里对着砖墙练播音的少年,到82岁还在奥运赛场发声的老人,宋世雄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把声音变成了一代人的记忆。如今,宋世雄的声音已经融入了中国体育的基因。每当我们回想起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都能听到他铿锵有力的解说,从时光的隧道中传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宋世雄,一个用声音镌刻时代的人,一个用生命演绎传奇的人。
【参考文献】财经时报-2008-08-08——《宋世雄:一个国家的体育声音》澎湃新闻-2021-07-26——《82岁!这届奥运会,他又出发了!》鲁豫有约-2011-02-16——《体育解说员宋世雄:连续解说9小时 嗓子不出声用开水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