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的一天,石家庄公营中海炼油厂的一个叫张树桥的工人被逮捕了。此人是国民党的特务,以炼油厂工人的身份当掩护,干着探听情报的事情。
经过审讯,张树桥交代他的工作是解放军第8军副军长王长江给他介绍的。此言一出,审讯室内大为震惊!大家议论纷纷,难道说王长江也是特务?此事事关重大,层层上报到了军委总政治部,不久,上面批示:彻查到底。
王长江怎么会和特务认识?这一切都要从他的早年经历说起。1899年,王长江出生在河北博野。长大后,他就读于保定军校第九期步兵科,与张克侠、何基沣、贺自毅等人是同学。
毕业后,王长江投身西北军,参加了北伐和长城抗战。因王长江作战勇猛,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据悉,整个抗战期间,一共有166人获得了这个勋章,蒋介石排第7,王长江排第65。像傅作义、薛岳、李宗仁等国民党后来的高级将领,都排在了王长江之后。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长江奉命到张荫梧部担任河北民军副总指挥。这个张荫梧,不但是个庸才,还是根一条筋。他不去打鬼子,专门针对冀中八路军吕正操部。
1938年12月,张荫梧派王长江到博野一带,和八路军抢地盘。王长江对于家乡的地势环境十分熟悉,由他出马对付吕部,胜算至少六四分。但王长江早就听家乡人说过,八路军是一支好队伍,不但帮村民们干活,还打鬼子。
王长江决定,亲自会一会吕正操。他把队伍带到了村外,然后只带了几个警卫员前去和吕正操谈话。两人彻夜长谈后,王长江认同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之后,王长江就驻守在村外,按兵不动。
同年12月16日,王长江率领3个主力团起义了。当时,这一事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史称“民八事件”。加入八路军阵营后,王长江被任命为冀中民军司令员。1940年,王长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王长江被任命为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罗贵波任政委。1944年7月,中外记者团提出要到八路军前线访问。8月,一行人来到了八分区的驻地——交城的一个小村子。
按照八分区的部署,最近要在静乐地区进行两次战斗:一、夺取利润的敌碉堡;二、打掉娄烦镇的日伪据点。为了打好这场仗,王长江亲自赶到主力部队——二支队,与支队负责人研究具体的作战方案。
“利润战斗”打响后,二支队如猛虎一般地拿下了利润敌堡,还把一批俘虏带到了驻地。外国记者看后,忍不住地竖起大拇指夸赞:“打得真好。”可有个国民党却说:“这俘虏看着不新鲜啊!”
听到这话,二支队的干部们都怒了,若不是王长江拦着,早上去扇他耳光了。王长江说:“既然你怀疑,那就亲眼看下一场战斗吧。”打娄烦的时候,王长江送给那位国民党军官一个望远镜,让他全程看着。战后,国民党高官一言不发,没了之前的阴阳。
不过,来的国民党军官里,也不是各个都令人厌烦。其中,有个王长江的老友贺自毅。两人在保定军校时是同学,多年后再相见都显得很激动。那会儿,老乡们在收庄稼,王长江见状后,马上加入了干农活小组。
贺自毅也随即挽起袖子,准备下去帮忙。王长江劝他休息:“我干习惯了,几天不干活就浑身不舒服。你长期在大城市生活,不要跟我比。”贺自毅说:“你可别小瞧我。”就这样,两人说说笑笑地干上了农活。
贺自毅走的时候,王长江送给他一个缴获日军的指南针;贺自毅则回送王长江一支金笔。后来,贺自毅当了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民革委员。
王长江在抗战中敢打敢拼,遂有“王疯子”的绰号。有人把他和王近山相比较,两人打起仗来都不要命。但是,王近山是放牛娃出身,而王长江是正儿八经受过高等教育的。
解放战争时期,王长江曾任第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开国大典阅兵时,王长江任副总指挥。当时副总指挥包括王长江是三个,其余两个是杨成武(开国上将)和唐延杰(开国中将)。
1950年8月,王长江调任华北陆军军官学校副校长。1951年6月,他的昔日部下张树桥被查出来是特务,之前,张树桥曾找王长江帮忙介绍个工作。王长江以为老部下已经改过自新,便把他介绍在炼油厂工作。没曾想,张树桥正好利用炼油厂作为情报传输据点,疯狂进行情报窃取。
由此,王长江受连累,被降职降级,还得了个留党察看的处分。1955年,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1978年,王长江因病去世,享年79岁。
依着王长江的资历和贡献,若没有“特务案”的牵连,他一定是一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