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台湾地区的发展与两岸关系走向备受关注。近日,岛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尤其是赖清德当局的一系列举动,以及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率团抵达南京与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的会面,都为台湾局势增添了诸多变数。赖清德是否会提前倒台,已然成为舆论焦点。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一系列举措,让台积电深陷困境,也凸显出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的荒谬与无奈。据台媒报道,特朗普曾直言若台积电不在美国建厂,就要对其征收高达100%的税款。今年3月,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白宫宣布台积电将对美国再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这一金额背后,是岛内各界对“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深深疑虑,担忧会削弱台湾的产业优势。特朗普还曾指责台湾地区抢走美国的芯片业务,并表示“我们要把它夺回来”,这无疑将台湾地区视为其谋取经济利益的“棋子”。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的种种威胁,赖清德当局的表现可谓“软骨头”。当赖清德当局在2月听到特朗普指责台湾抢走美国芯片业务并威胁要夺回时,非但没有强硬回应,反而忙不迭地向美方“投诚”。先是声称将斥资100亿美元扩大向美军购,随后又推动台积电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之后还承诺将扩大向美国购买天然气以及与美方共建总额440亿美元的输气管道。
这一系列举动,让岛内民众对赖清德当局大为失望,原本以为这些交易能讨得美国欢心,可4月2日,特朗普却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20%-46%所谓的“对等关税”,台湾地区竟被直接加征32%的关税。此前赖清德当局还曾拍着胸口向岛内民众保证不用担心,可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台积电和富士康股价随即下跌,台湾地区股市触发熔断机制。
岛内舆论强烈要求赖清德拿出应对之策,然而赖清德却直接宣布,台湾不会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反制措施,还提出所谓“五项应变策略”,宣布扩大采购美国农业产品、石油和天然气,扩大对美国的投资,整合出“台湾投资队”。难怪有媒体评论称,赖清德当局提出的所谓“五项应对策略”是“拖字诀”,暴露出其根本没有能力叫板的现实,其“倚美抗陆”意识形态与台湾经济结构、岛内民生诉求之间存在巨大鸿沟,面对特朗普关税大棒,赖当局“既要又要”,显然乱了阵脚、进退失据。
中国台湾(资料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岛内一架专机抵达南京,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率团访陆。4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南京会见洪秀柱一行。宋涛转达了中方领导人对洪秀柱的问候,并表达了大陆方面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他指出,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但两岸同胞希望常来常往、一家人走近走亲的共同心愿没有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都是中国人的基本事实没有变,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没有变。他强调,我们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同台湾同胞一道推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洪秀柱也表达了期望,她感谢中方领导人的问候,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都是中国人,期待两岸携手坚持一中、反对“台独”,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这充分表明,尽管岛内局势复杂,但仍有有识之士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与和平统一。
中国台湾(资料图)
再反观赖清德当局,在岛内经济因美国的种种行为陷入困境,民众对其多有不满之时,其不仅没有反思自身“倚美谋独”的行径,反而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特朗普对台积电和台湾地区的经济施压,到赖清德当局的妥协退让,再到洪秀柱访陆带来的两岸交流新契机,这一系列事件交织在一起,让赖清德当局的处境愈发艰难。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违背的是历史发展潮流,其必将遭到唾弃。而台湾地区,本就有着坚实的统一民意基础,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统一的步伐必将加速。赖清德若继续执迷不悟,其提前倒台或许并非没有可能。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必将实现,台湾地区的民众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