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五地的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日前在沪成立。
这11校均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当天,各联盟发起校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结盟”首要任务在于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包括加强联盟高校间、校企间协同育人,共建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探索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树立“大工程观”和工程教育新观念,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新产业造就新大学,新大学成就新产业。”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认为,行业特色大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随着新时代产业快速升级迭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担负着国家战略服务者、行业创新引领者、区域发展赋能者、国际竞争参与者四大核心使命。在“缘化而立、依化而兴”的特色发展历程中,华东理工大学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的“两新两大”发展布局,打造学科布局新结构、创造有组织科研新范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路径。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作主旨报告。
联盟倡议书提出,各校围绕行业关键领域,构建“特色引领、交叉融合”的一流学科体系;集中资源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发展新工科;瞄准新兴领域布局交叉学科,推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集群。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何为?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透露,北邮正在探索打造集AI for Education(教育)、AI for Management(管理)、AI for Science(科学)为一体的“AI-EMS”联动机制,并建设北邮未来学习中心“UNETS”平台。对于教育智联网,落地实施是关键。“北邮正在探索构建未来数字大学,打造教学资源整合与联通新模式,期待与各方深入交流合作,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作主旨报告。
按计划,联盟建立盟校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师资互聘、课程互通、平台共建,探索跨区域、跨行业资源共享模式并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共生共赢的行业特色高校生态圈。同时,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加强与国际同类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并深化“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协同开展沿线国家技术转移转化,打造中国行业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品牌,服务全球产业链升级。
作为产业界代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希望进一步深化校企战略合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表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原创技术突破是能源化工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共建人才高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原标题:《这11所“双一流”高校结盟,在沪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
题图来源:解放上观AI制图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