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不听家人的告诫,盲目大量收集物件,如今悔之晚矣。

还在收集老物件的朋友,建议看看我的亲身经历。当时觉得收集老物件很容易一夜暴富,结果收集了30年后,发现自己掉进了大坑。

当然我不是说收集老物件就没有市场,我是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圈子,人脉或者找不到出手的渠道,一定是会赔本的。我没办法教你什么是正确的方向,但我的亲身经历却会让你少踩一下这5个雷。

第一种是鸟笼子。因为这些鸟笼子现在还有人在生产,所以不管你收集的鸟笼子有多么古老,只要不是古时候王公大臣使用过的,就没有任何价值。



清朝是使用鸟笼子很多的一个朝代,那时候很多旗人就是天天遛鸟,所以有不少鸟笼子流传下来。但这些鸟笼子绝大多数品相一般,没有任何增值潜力。

第二种是小人书,小人书确实可以升值,但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是品相非常好,第二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三是该书出版的时候必须要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第4是如果是套装书的话,一本都不能少。



遗憾的是我收藏了这么多书,最难符合的就是第一个。很多书到手的书绝大多数品相极差,以至于很少有人愿意接手。

第四是老瓷器。当时也是贪便宜才收集了它们,有些是民国时候生产的,甚至还有些居然是建国以后,这就导致根本就卖不上价格。到现在家中还存着两箩筐,实在不知道能干什么。



第五是各种农业用的老物件。收藏这些东西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手中的老物件实在太多,收都收不过来。所以这种物件几乎就没有增值的潜力,恐怕只有等到100年之后才能显示出价值。



此外,绝大多数农户家中的农具都被长时间使用过,完全没有任何精细制作的影子,又怎么会得到藏家的喜爱呢?

农家老物件最烦的地方就是占地空间实在太大,而且还没办法认真归种分类,时间长了后会结上蜘蛛网,严重影响了卖相,就算有人有兴趣,过来一看也会转身离开。

基本就是这些吧,我家其实还是幸运的,有两个宅基地,其中一个专门用来放我的老物件。如果只有一个的话,那家中早就被老物件给堆满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