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最近被架在火上烤,缘起肖医生的婚外多角恋。

这则八卦极具传播度,整个事件既符合公众对于医生群体的刻板印象:科室男女关系混乱,患者在医生手里如待宰羔羊。

同时,八卦又具有公共属性,蕴藏着丰富的学术和医学反腐价值:婚外情的一方,年轻貌美的董小姐,从本科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经济学学位毕业之后,横跨专业进入协和,网课一年后,就直接上了手术台,主刀肺部切除手术。此后她顺利博士毕业,进入头部医院成为医生。

关键是,期间,她走的协和“4+4”,是一条合理、合法,近乎于为她量身打造的升学路径。

这里的“4+4”,是指学生在先完成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后,加上4年医学教育,就能直达博士。

相比之下,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至少需要攻读五年本科。即使本博连读,也需要在临床浸染8年,才有可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这套“4+4”,连上岗考试都能给你省了。

设立这种特殊模式的初衷,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是这么解释的,其认为这种模式能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把多学科基因植入医学机体,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艺术学基础的人才,培养大医学人才,建设新医科。

这套冠冕堂皇的说法,听得我虎躯一震。这是开启了一条全新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探索路径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不提其可能因为大幅压缩了学习时间,医学根底不牢固这一可怕问题,这种协和4+4速成硕博的门槛之高,亦非普通人能够得着的。在本科还需要5年的医学生眼里,它是达贵能直达天庭的上升捷径。

她的学术历程,被网友称之为“六边形战士”.在校期间的论文涉及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回国学医两年就上四级手术,指导老师是骨科院士,学位是内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规培是在胸外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影像学。即使是3年的规培规定,到了董小姐手中,也绕了一个大弯,定制化出独有的人才通路,变成了1年一轮游。



就这样,董小姐在定制化学术道路上畅通无阻,毕业典礼被王辰院长点名表扬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再之后去到了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规培学习,遇上男主肖医生。

海外留学经历加名校医学博士,再加三甲大夫,再加爱上了个愿意为她离婚的中年儒雅男。董小姐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提档加速。

最美丽的爱情故事发生在2024年7月5日。肖医生和董小姐强强联手,登上手术台。期间,董小姐怀疑其他医护人员给她白眼而生气离开。肖医生急了,连忙尾随安抚,两人一起离开手术间。可麻醉昏迷的病人还躺在床上,整整被撂下了近40分钟。

手术台又怎么能拦下好男儿,人家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妥妥真爱。

当然,事情闹到这一步,中日友好医院迅速发布了声明,称举报材料反映的肖医生个人问题基本属实,对其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

但是,肖医生撂病患的事情已经发生快一年了,怎么非要被原配闹大才处理人,几天就能查实的事情,之前到底是谁在包庇他?

最有意思的是,该走的永远都是没有后台的,就和西游记一样,小妖可以被处理,但是大妖都是要回家的。肖医生走了,董小姐还在医院里呆着,充满消毒水气味的医院,恐怕就是专属于她的灵山了。

羡慕之余,想想最可怜的还是没门路的普通人。躺在床上,等着被割瘤子,对方出门遛弯去了。

想挣扎起身,要个交代,也得忍着。旁边小护士偷偷拉你的袖口,“你疯啦,这可不是你要公道的地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