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不跪》视频引发全球热议:中国直面霸权主义的坚定宣言
2025年4月29日,中国外交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英双语视频《不跪》(Never Kneel Down),以"行大道,不信邪,不怕鬼"的宣言,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面对单边主义霸权的坚定立场,迅速引发全球舆论广泛关注。这一视频的发布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之际,被视为中国对美国近期一系列经济施压措施的强硬回应,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自信与时代担当。
《不跪》视频通过历史镜鉴与现实批判,系统揭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三大核心特征:经济胁迫、规则操纵和价值观绑架。在经济层面,视频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指出在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登顶全球后,美国立即以"301调查"加征关税,意图遏制中国产业升级,这一举措与上世纪打压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的手法如出一辙。在规则层面,视频批评美国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分配及WTO争端解决机制否决权,构建"规则霸权"体系,并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投机资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精准打击为例,揭示其经济霸权的血腥本质。在价值观层面,视频指出美国将人权、环保议题武器化,炮制"中国威胁论""债务陷阱"等叙事,本质上是争夺国际道义制高点的话语权争夺。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该视频旨在帮助各方理解中方立场,展现中国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视频明确传递三大核心信息:拒绝妥协、科技自主和文明对话。其中"拒绝妥协"强调历史证明对霸权主义妥协退让只会招致步步紧逼,中国坚持"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科技自主"展现中国面对美国技术封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决心;"文明对话"则解构美国价值观霸权的虚伪性,倡导通过对话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不跪》视频发布后迅速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不跪"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10亿,网友纷纷留言支持。"这才是大国风范""外交天团永远硬气"等评论刷屏,民众为国家的坚定立场感到自豪。视频结尾展示的中国在军工、航天、基础建设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有网友表示,中国打赢这场关税战将像抗美援朝胜利一样载入史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国际舆论则呈现分化态势。一些西方媒体试图淡化其政治含义,称中国只是在展示强硬姿态。但更多国际观察人士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迫切需求。许多分析指出,当前全球贸易规则、金融体系仍由少数西方国家主导,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公平,中国此次发声是在为全球南方国家争取平等的话语权。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被视为对中国立场的国际支持。
"跪与不跪"作为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标志性姿态,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视频巧妙地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的"礼仪之争"与当代国际关系联系起来,但指出语境已完全不同。从1919年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慷慨陈词,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舞台上一次次对霸权说"不",再到今天的《不跪》宣言,中华民族的脊梁从未弯曲。从"两弹一星"打破核讹诈,到5G技术领跑全球,从北斗卫星组网成功,到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中国用实力证明尊严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奋斗赢得。
《不跪》视频的深层价值在于超越简单的抗争叙事,构建起批判霸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领时代潮流,既是对霸权主义的解构,也是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正如视频结尾所言:"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护",这既是中国的承诺,更是时代赋予多极化世界的使命。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秩序面临重构的关键时刻,中国通过这一视频向世界宣告: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这一立场不仅关乎中国自身利益,也代表着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普遍诉求。
责编: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