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定焦镜头,35mm与50mm是两支最常用到的镜头,关于它们有这样一句话“35mm的定焦要买贵的,50mm定焦要买便宜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挑衅意味,却经常被经验丰富的拍摄者引用,甚至成为新手选购镜头时的“金科玉律”。在各大摄影论坛、器材测评频道中,也常常能看到对这句话的讨论,有人力挺其经验精炼,也有人则质疑其以偏概全。那么,这句话到底是摄影圈的“玄学”,还是凝聚了前辈经验的精华?这篇文章文章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虽然35mm和50mm都属于常见的定焦镜头焦段,但它们在实际用途中却各有不同。35mm被称为“人文之眼”,擅长拍摄环境中的人,兼顾背景与主体,常用于街拍、纪实、旅拍等题材。由于视角稍广,所以需要拍摄者有精准的构图能力。而50mm则更接近人眼视角,画面自然,所见即所得,适合人像、静物、日常生活拍摄,也是初学者最常接触的定焦镜头之一。



为什么说35mm要买贵的,那是因为35mm镜头制作的光学难度高,由于镜头的广角端容易出现畸变、边缘画质下降、暗角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些缺陷,厂家需采用更复杂的光学设计与更多高质量镜片,比如非球面镜、低色散玻璃等。 在街拍或纪实场景中,拍摄条件复杂,35mm镜头需要在各种光线和环境下表现稳定,更贵的高端镜头往往具备更出色的对焦、抗眩光涂层、防抖性能等。很多人将35mm视为主力镜头,用于商业、婚礼纪实、新闻等高要求场景拍摄,对镜头的画质、抗逆光、色彩还原等都有极高标准。



之所以50mm要买便宜的,是因为它是标准镜头,光学结构简单,所以是镜头中最为成熟的焦段之一。即便是百元级别的镜头,也具有相当不错的中心画质。而且50mm镜头品类繁多,各相机厂商都有,相互竞争促使镜头的性价比提升。



一支好的35mm镜头往往售价在五千至两万元人民币不等,而50mm F1.8入门镜头甚至只需七八百元。造成这一巨大价差的,不仅仅是画质差异,更包括设计复杂度、生产难度、定位策略、目标用户等多重因素。这一差别可以从下面这张表格中看出来。



综上所述,在摄影器材的选购上,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适合才是关键。 “最贵的35定、最便宜的50定”并非一条不可质疑的法则,这主要是基于焦段特点与拍摄需要的一种经验之谈。35mm镜头的光学复杂度与实际需求决定了它更值得投资,而50mm镜头的简单实用与高性价比使得便宜版本已经非常够用。所以,当在选择第一支定焦镜头时,不妨问问自己,你更关注画质的表现,还是实用性与价格?这个答案往往就藏在自己的拍摄习惯与预算之间。



因为摄影没有绝对的选择,只有不断探索的过程。如果正处在选择镜头不知怎么抉择的时候,不妨优先考虑自己的拍摄习惯与预算范围,从一支便宜但经典的50mm开始,或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选择一支真正适合自己的35mm高品质镜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