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加拿大的选举,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是这场选举的“主演”。
今年1月,加拿大自由党的支持率还远远落后于在野的保守党20个百分点。但仅仅3个月时间,接棒特鲁多的卡尼便领导自由党“逆风翻盘”。
据新华社报道,加拿大选举委员会28日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加拿大第45届联邦众议院选举中,卡尼领导的加拿大自由党已在343个选区的150多个选区中获胜或领先。加拿大多个媒体已宣布自由党赢得大选。
是什么让卡尼及其自由党得以保住执政地位?未来四年,自由党领导的加拿大又将如何与咄咄逼人的“邻居”美国相处?
保守党:成也特朗普,败也特朗普
对于加拿大保守党及其党首普瓦列夫尔来说,这是“势在必得”的大选。毕竟,“对手”是连续执政已有10年,3个月前还选情堪忧的自由党。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普瓦列夫尔的意。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晏卓看来,加拿大的这场民意“反转”剧情颇有些“成也特朗普,败也特朗普”的味道。
普瓦列夫尔与卡尼。图源:GJ
面对国内的经济困境,加拿大同欧洲一些国家相似,也曾有过向右转的趋势。徐晏卓介绍说,从呼吁减税到质疑移民政策宽松,普瓦列夫尔一度刻意效仿特朗普的做法,并因此收割了一波选票红利。
然而,随着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选情发生变化。一方面,特朗普就任这一百天来,美国的乱局让加拿大的一些特朗普和普瓦列夫尔的支持者感到,即便左翼的自由党执政存在诸多问题,但或许右翼上台会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混乱。另一方面,特朗普将“加拿大是美国第51个州”挂在嘴边,让其在加拿大的反对者更加生厌,也令原本的一些支持者不满。“在加拿大人看来,特朗普的威胁并非玩笑。” 徐晏卓说道。
最终,“特朗普冲击”导致选民倒戈,令普瓦列夫尔及其保守党痛失优势。
自由党:胜选是机会,但也是挑战
虽说是加拿大的选举,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是这场选举的“主演”。
徐晏卓指出,以往加拿大选举以住房、移民、经济等国内议题为主导,外交议题占比较小。但这一回,由于特朗普的“助力”,民调显示“如何应对美国加税”在这三个月里成为加拿大选民最关注的议题。“而这一议题也成为影响选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谁能更好应对关税危机?加拿大选民显然更看好有过两个国家央行行长从业经历,却并无从政经历的卡尼。
29日,卡尼在竞选总部对支持者发表讲话。图源:GJ
“谁愿意和我一起为加拿大挺身而出?”卡尼在29日的胜选演讲中说道。
而此次胜选对卡尼及其自由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从当前获得的席位数来看,自由党大概率需要联合其他政党组阁。但徐晏卓指出,本次大选打破了自由党以往靠身份政治赢得选票的竞选策略。这一竞选策略虽然可以拉拢原住民、少数族裔等边缘化选民,但也会导致社会分裂、国家主要议程“不接地气”等。
“这一次,面对来自特朗普的威胁,‘团结’成为卡尼和自由党的政治口号,从而淡化了身份政治,团结了更多选民。” 徐晏卓认为,这也将推动中左翼的自由党朝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避免重蹈特鲁多政府极左的覆辙。
徐晏卓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和吞并威胁背后,其实是不想再为加防务“买单”,以及对加拿大能源、稀有矿产的觊觎。随着同美国关系的闹僵,原本就同各地区大国关系算不上融洽的加拿大如今处在了“单挑”美国的尴尬位子上。
未来四年,处理“邻里关系”、应对来自美国的多重挑战将是摆在卡尼及其自由党面前的一道课题。徐晏卓认为,同美国“硬刚”不太可能成为卡尼的真实执政风格。而考虑到他本人在欧洲的政治人脉,未来加拿大或许加强同欧洲的联系,并逐渐拓展欧洲乃至亚洲市场,另辟蹊径。“事实上,加拿大同中国在原油方面的务实合作已经展开。” 徐晏卓说道。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齐旭
编辑 深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