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不会杀人,我以为那是购物车,不知道有婴儿。”

“我喝醉了,什么都不记得,我不知道那是婴儿”

“请看在我父亲曾经为国贡献的份上,不要让我死”



2013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区法庭上,一个男人冷静地为自己辩护。

众目睽睽之下,他面无表情地说出这些无耻至极的话,最后还是被判了死刑。

他就是震惊全国的“摔婴案”的罪犯——韩磊



“暴徒摔婴案”

2013年7月23日,对韩磊来说是无比美好的一天,那天是他公司接到百万订单的一天,也是出狱后不久就交到女朋友的一天。

但对李女士和她的女儿彤彤(化名)来说,却是人生最无法承受的无比痛苦的一天。

那天傍晚时分的大兴区科技路,昏黄的晚灯初上。



七八点钟正是饭后的休闲时刻,街上三三两两的人走过。

李女士饭后推着婴儿车在商场附近散步消食后,她悠闲地推婴儿车,不时和车里的女儿交流,这是她们每天的固定活动。

这样是为了让女儿出来逛逛,晚上好睡得更香甜一些。



她们慢慢地走着,像往常一样来到回家的公交站旁,把婴儿车放置在旁边等待

此时,一辆白色的轿车正缓缓向他们驶来。

车里坐的正是韩磊和他的朋友,也许是过于得意。

他们酒过三巡后还不够,准备去商场旁边的ktv唱歌,继续狂欢。



可附近早已没有车位了,他们打算把车停到公交站旁。

就在此时,白色轿车向婴儿车缓缓靠近,可韩磊发觉婴儿车好像没有要让开的意思,李女士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这让韩磊有点气恼,今天自己这么高兴,是谁来扫兴?



他带着怒意摔上车门,上来就跟李女士吵作一团。

李女士觉得平时自己就是这样等车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坚决不让步。

韩磊则觉得李女士让他很没面子,也坏了自己和朋友们的好事。

车站的平静一下被打破,他们言辞激烈,韩磊更是吵得脸红耳赤。



危险似乎一触即发,路边的行人纷纷避让不及。

突然,韩磊看到婴儿车的孩子,在怒火中他好像失去了所有的理智

他一把抱起婴儿车的孩子,没有一点犹豫,狠狠地砸向了路边。

顿时,四周都是血迸开来,公交站的车牌上,座椅上都是。



看到那耀眼的血色,韩磊似乎清醒了一点,他马上开车逃走了。

只留下李女士撕心裂肺的哭喊在公交站上空飘荡。

在路人的帮助下,女婴被及时送进了医院抢救。

在手术室经过50个小时与死神搏斗的过程中,李女士一次次责怪自己,希望用自己的命换女儿的平安。



但当抢救室的大门打开的一刻,全家人都哭了,女婴还是死亡了。

第二天,全国人民都被这起“暴徒摔婴案”震惊了。

是怎么样的人格会选择摔死一个躺在婴儿车里的婴儿?

他甚至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用尽了一个成年男人的力气,主观上就想要活活地把她摔死。



这不是恶魔是什么?

公众对韩磊的愤怒与谴责像潮水般涌来。

警方很快抓获了罪犯,全国人民都想看看这个披着人皮的恶魔到底长什么样,又有怎样扭曲的人生。



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人生

1974年,韩磊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航天部大院里,本该拥有光明的人生。

他的父母都是航天部的职员,当年韩磊的父亲因为忙于响应国家的号召,很久才回家一次,却也因此忽略了对儿子成长的陪伴。

直到韩磊8岁那年,他才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在远方忙碌的父亲。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韩磊的童年既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埋下了孤独与叛逆的种子。

与父母都是理工科的高级职工不同,韩磊自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小学五年级时便能仿照古诗词创作,让师生惊叹不已,在学校里大家都叫他“小才子”。

然而,航天大院里打打闹闹的少年时代,加上父母疏于管教。



在升学的压力下,韩磊的学习并不理想,除了语文好一点,其他科目基本都是一窍不通。

为了儿子的前途,韩磊的父母只好安排孩子去了航天部的职业学校。

一下子没了升学的压力,加上职校宽松的氛围,韩磊做起了自己想做的事。



创作诗词小说,研习古琴古乐,临摹书法名家的字帖,俨然一副儒雅文人的做派。

就是在这期间,他创作的小说被出版社看好,编辑让韩磊凑3万元帮他出版

但父母看到小说手稿后却觉得这是“不学无术”,一气之下把所有手稿烧了。

这让韩磊很受伤,父母不仅不理解自己还要扼杀自己的梦想。



在压抑和不被理解的绝望中,他走向犯罪道路。

他伙同几个兄弟,偷了一辆轿车,销赃后他分得获得3.2万元,用这笔钱他出版自己的小说,还买了些名家字帖和喜欢的书籍。

由于当时摄像头还不完善,此时行动他们并没有暴露。

18岁时,他因跟人发生口角动手打人,被北京派出所逮捕,但由于当时他身份证上显示还未满18岁,于是警方只是拘留了他几天。



几次侥幸都让他免于法律制裁,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

1996年,韩磊因为盗窃大额金钱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这次经历,对韩磊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在狱中,他深刻反思自己的过错,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并在狱中写出以自己经历为原型的小说《昔我往矣》,凭借在狱中的良好表现,他曾六次减刑。

可这不过是他为了减轻刑罚的伎俩罢了,他并不是真心悔过。

他只是害怕惩罚,讨厌被剥夺自由。

因为就在他出狱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生了“摔婴案”。



妄想脱罪

在审讯中,他尽量表现出痛苦。

他的女朋友李莹(化名)在案发前不久才与他订婚,他们的婚期就在五个月后,他不想死。

李莹痛苦地看着自己的心上人沦为死囚,她说服自己的家里人拿出200多万元补偿受害人,妄图换韩磊不死



此时,韩磊的父亲也站了出来

声情并茂的写了一封信,讲述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如何在祖国的大西北为航空航天作出贡献,才忽略孩子的教导。

希望看在自己曾经的贡献上,无论判多久都行,只要儿子不执行死刑

法庭上,韩磊几经改口,先是说自己不知道那是婴儿,自己喝多了意识不清。后面又“真心悔改”,请求法官判自己死刑赎罪,博取同情。



这一幕幕上演了一出人性的好戏。

然而,对于受害者家庭而言,一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逝去,留下的却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伤痛。

任何形式的道歉和补偿都无法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拒绝了李莹及其家人提出所有的巨额赔偿和撤诉请求,坚持要让韩磊死。





最终,2014年10月30日,韩磊带着对人生、家人的悔恨,在刑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