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几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它们最近的动作可一点不含糊。
自打苏联解体以后,这个国家一直在琢磨怎么走自己的路,尤其是近些年,甩开俄罗斯的影子这事儿干得特别起劲儿。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方方面面都在“去俄罗斯化”。为啥这么着急?
跟俄罗斯的那些年
苏联时期,这五个国家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跟俄罗斯绑得死死的。
经济上,俄罗斯是大老板,管着能源、工业、贸易;文化上,俄语是通用语言,连学校里教的课本都离不开它;军事上,俄罗斯的军队驻扎在这儿,安全靠他们说了算。可以说,那时候的中亚五国,离了俄罗斯还真有点转不动。
1991年苏联解体,这五个国家一下子成了独立国家,但俄罗斯的影响力可没马上消失。通过独联体(CIS)啥的,俄罗斯还是在中亚的地盘上呼风唤雨。
经济上,中亚的天然气、石油好多都得靠俄罗斯的管道卖出去;文化上,俄语还是官方语言之一,老百姓日常用得也多;军事上,俄罗斯的基地还摆在那儿,时不时提醒大家谁是大哥。
不过,时间一长,情况变了。俄罗斯这些年经济不太行,尤其21世纪初,碰上国际制裁、油价下跌,日子过得紧巴巴。
中亚国家一看,靠着俄罗斯这条腿走路,怕是走不远了。再加上全球化一加速,国际上新玩家多了起来,中亚五国就开始琢磨:是不是该换个玩法了?
去俄罗斯化,到底咋个去法?
中亚五国这“去俄罗斯化”,不是嘴上喊喊口号,而是实打实地在干。政治、经济、文化,各路齐上阵,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先说政治层面,中亚五国这几年外交路子变宽了,不再光盯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开始跟西方、跟中国眉来眼去,想在国际上多刷点存在感。
比如哈萨克斯坦,2010年当了欧安组织(OSCE)的轮值主席国,挺风光;乌兹别克斯坦2017年加入上合组织(SCO),跟中国越走越近。
塔吉克斯坦也不甘落后,2019年搞了个“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峰会,把亚洲各国的大佬都请来了。
这帮国家还喜欢抱团取暖,参加各种国际组织,慢慢把外交重心从俄罗斯那边挪开。简单说,就是不想老被俄罗斯牵着鼻子走,得多交几个朋友,路子才宽。
经济上,中亚五国也在使劲儿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以前,他们的能源、贸易都得看俄罗斯脸色,比如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得走俄罗斯的管道卖到欧洲,中间让俄罗斯赚了不少差价。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开始找新买家、新伙伴。
中国这几年成了大金主。“一带一路”倡议一推出来,中亚国家眼睛都亮了。哈萨克斯坦跟中国做生意做得火热,2019年贸易额冲到220亿美元,占它外贸的20%多。
乌兹别克斯坦也跟中国签了一堆协议,能源、纺织、农业,啥都搞。土库曼斯坦更是直接跟欧洲谈天然气出口,想绕开俄罗斯自己干。
俄罗斯经济不景气,中亚国家自然不想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找中国、找欧洲,甚至找美国,经济路子越走越宽,这也是他们“去俄罗斯化”的底气。
文化上,去俄罗斯化最明显的就是语言和教育这块儿。中亚国家开始推自家的语言,把俄语往边上挤。
比如哈萨克斯坦,2017年宣布把哈萨克语从西里尔字母改成拉丁字母,说是要跟国际接轨,其实也是想跟俄罗斯的文化拉开距离。
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国家语言法》,直接规定乌兹别克语是官方语言,俄语地位一落千丈。
教育上也是大刀阔斧。2018年吉尔吉斯斯坦改了教育政策,俄语课减了,吉尔吉斯语和英语课加码。塔吉克斯坦也差不多,学校里塔吉克语用得越来越多,俄语慢慢靠边站。
除了语言,他们还忙着捧自家文化。塔吉克斯坦的“纳乌鲁兹节”一年比一年热闹,哈萨克斯坦的文化节也搞得有声有色。说白了,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咱自己的东西不比俄罗斯的差。
为啥这么着急?
中亚五国这“去俄罗斯化”搞得风风火火,为啥这么急?其实主要有仨原因:民族主义、经济利益、地缘政治,哪个都跑不了。
苏联解体30多年了,中亚国家越来越觉得自己得有个独立的样子。民族主义这股风吹得越来越猛,老百姓、政府都想找回自己的根儿。
比如哈萨克斯坦的老总统纳扎尔巴耶夫,2017年发表了个《哈萨克斯坦的未来:精神复兴》的演讲,讲得特煽情,说要摆脱苏联那套殖民影响,把哈萨克的文化、语言找回来。
这事儿不光是政府喊口号,老百姓也挺支持。毕竟,谁不想自己国家有点儿自豪感?老用俄语、老听俄罗斯的,时间长了谁受得了?所以,民族主义一抬头,去俄罗斯化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再说经济,俄罗斯这些年真有点拉胯。经济下滑不说,还老挨制裁,跟着它混日子不好过。中亚国家一看,这大哥靠不住啊,得赶紧找新靠山。
中国这时候跳出来了,“一带一路”砸下大把钱,修路、建厂、搞能源,中亚国家乐开了花。比如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跟中国签了30亿美元的单子,日子过得比靠俄罗斯滋润多了。土库曼斯坦也聪明,找欧洲卖天然气,赚得盆满钵满。
俄罗斯经济一萎缩,中亚国家自然不想吊死在一棵树上。经济利益摆在那儿,谁给钱多、谁靠谱就跟谁玩儿,这逻辑多简单。
最后是地缘政治。俄罗斯这几年在国际上动作不小,尤其2014年乌克兰那事儿,吞并克里米亚、支持东部武装,把邻居们都看懵了。中亚国家心里打鼓:这大哥会不会哪天也对咱下手?
哈萨克斯坦离俄罗斯近,感受最深。乌克兰危机一爆发,它赶紧跟中国签能源协议,还跑去参加各种国际组织,生怕被俄罗斯绑得太死。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差不多,都在找中国、找美国,想多留几条后路。
再说,美国、欧盟这几年也盯着中亚,想在这儿插一脚。2015年美国搞了个“新丝绸之路”计划,说是要帮中亚发展经济、安全,其实就是想挤兑俄罗斯。中亚国家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往外跑。
去俄罗斯化这路子走得快,带来的影响也不小。有好有坏,咱们得全面看看。
对中亚五国来说,去俄罗斯化最大的好处是路子宽了。经济上,贸易伙伴多了,不用老看俄罗斯脸色。比如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外贸里中国、韩国、土耳其的份儿越来越大,俄罗斯的份儿缩水了。文化上,自家语言、传统回来了,老百姓心里也舒坦。
但麻烦也不少。俄罗斯不高兴啊,偶尔使点小绊子。2014年,哈萨克斯坦跟西方走近了点,俄罗斯立马搞经济制裁,摆明是给你点颜色瞧瞧。中亚国家得一边发展,一边小心别把俄罗斯惹毛了。
对俄罗斯来说,中亚五国跑路可不是啥好消息。以前在这儿说一不二,现在影响力哗哗往下掉。军事基地少了,俄语没人用了,企业在中亚的生意也少了。中国还在这儿抢地盘,能源、基建都被中国占了先,俄罗斯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地缘政治上,俄罗斯的地位也受了挑战。中亚这块儿要是彻底跟它翻脸,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中亚地区这几年因为去俄罗斯化热闹了不少。经济上多元了,文化上丰富了,但安全问题也冒出来了。民族主义一抬头,民族矛盾容易炸。比如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奥什市,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打了一架,死好几百人,挺吓人。
大国在这儿掐架也不少。俄罗斯、中国、美国都想插一脚,地盘小、玩家多,容易擦枪走火。2019年,塔吉克斯坦跟阿富汗边境打了几仗,安全问题一下就凸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