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两岸,山水相连,文脉相牵。千百年来,黄河不仅哺育了沿岸的农耕文化,也滋养了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蒲剧的醇厚、秦腔的苍凉、豫剧的铿锵,在黄河流域的风华中交融共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戏曲文化生态圈。它们不仅是舞台上的艺术瑰宝,更是三地百姓共同的精神纽带,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如今,这份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在河东大地奏响新的乐章。4月28日晚,“相约好运城・唱响晋陕豫”晋陕豫群众戏曲惠民交流周在南风广场启幕。蒲剧、秦腔、豫剧三大国家级非遗剧种同台竞艳,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五一”戏曲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由运城市委宣传部指导、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晋陕豫戏曲艺术深度交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运城文旅融合发展。


启幕现场

运城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段利民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代表主办方向陕西、河南戏曲界同仁表示欢迎。他表示,晋陕豫三地同属黄河文化圈,蒲剧、秦腔、豫剧作为国家级非遗,是三地文脉相连的生动见证。此次活动打破地域界限,将舞台从剧院延伸至广场,涵盖名家献唱、本戏展演等形式,让群众“零距离”感受戏曲魅力。

活动开幕后,夏县蒲剧团演出了蒲剧名作《介子推》,武戏的精彩打斗与文戏的细腻演绎,展现了蒲剧艺术的多元风采。


蒲剧表演

晋陕豫群众戏曲惠民交流周为期8天,突出“敞开百姓舞台让群众共享”“名家各扬所长百花齐放”“文旅融合系统发展”3个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临近,运城市文旅局同步在南风广场举办美食品鉴活动,汇聚河东特色名吃美食,让市民与游客在过足戏瘾的同时,得到“舌尖上的满足”,全方位感受运城深厚独特的文化魅力。随着首场蒲剧演出的完美落幕,晋陕豫戏曲惠民活动周正式拉开序幕,接下来的几天里,三大剧种将依次登台,在传承中展现黄河文化的时代魅力,续写晋陕豫三地的文化情缘。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