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新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近日,随着220千伏福回一线线路成功送电,220千伏福回一、二线森林防火专项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据悉,该工程采用生态友好型施工技术,在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建高塔34基,改造线路7.6公里,将线路平均架设高度提升70%以上,有效消除保护区核心区森林火灾隐患,实现电力设施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电力工人开展导线更换作业。(邹熠霏 摄 )
作为全国35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310平方公里,栖息着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珍稀物种。穿越该保护区的220千伏福回一、二线投运于2004年,部分区段存在线路老化、树线距离不足等安全隐患。为消除隐患,国网成都供电从2024年启动专项改造工程,通过政企协同机制破解生态敏感区施工难题。
电力工人开展导线更换作业。(邹熠霏 摄 )
工程建设过程中,成都供电联合成都市经信局、公园管理局、属地政府组建专班,建立“四级联动”审批机制,完成保护区永久占地、林木采伐等10项行政许可。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该公司克服山区施工环境狭窄、道路运输困难等阻碍,因地制宜采用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组塔、手持式锂电角磨机分解塔材等施工技术,减少临时采伐面积42%,有效降低林区施工作业森林火灾风险。经过110名专业技术人员61天攻坚,克服山区雨雾频繁、前期协调阻工等困难,该项目按期完成并零缺陷投运。
据了解,在220千伏福回一、二线森林防火专项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同步完成了输电线路防雷综合治理,部署了林区可视化监测系统和无人机航线规划。接下来,还将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构建起“无人机+可视化”立体山火防控体系,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