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据法新社4月28日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联手向欧盟发出严重警告:如果欧盟执意废除成员国外交政策上的一致同意规则,等同于自掘坟墓。这番话,不仅是对欧盟高层试图绕开匈牙利否决乌克兰入盟的强烈回击,更揭开了所谓“欧盟团结”的巨大裂痕。



在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欧盟正酝酿一场危险的政变,剥夺各成员国在外交大事上的否决权,以便绕过不肯随波逐流的“钉子户”。他们的矛头,直指匈牙利,目标,是为乌克兰铺平快速入盟之路。然而,欧尔班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用最冷峻的语言敲响警钟:“如果外交政策不再需要一致同意,我们很快就会被卷入一场我们人民和政府都不愿面对的战争。”这不是夸张,而是对欧盟当前激进路线的清醒警告。

欧尔班清楚地指出,废除一致同意原则,本质上是对成员国主权的公然践踏。换言之,欧盟不再是一个基于平等自愿的联盟,而正在异变为一个大国意志强加的小型帝国。欧尔班自称自己是“建设性的欧盟成员”,捍卫的并非一己之利,而是欧盟存在的基本逻辑:独立国家间的合约共同体,而非一个中央集权的怪物。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表态同样尖锐。他直言:“废除否决权就是在掏空欧盟。”一个曾以“多元共存”自诩的欧盟,如今却容不下几句不同的声音。欧盟高层为了满足华盛顿与基辅的需求,竟不惜动摇自己存在的基石,这种自残式狂热,令人瞠目。

荒谬的是,欧盟内部14个国家对欧尔班所谓的“不合作态度”表示不满,支持改变规则。但他们似乎忘了,改变规则本身也需要所有国家的一致同意。这场“民主自杀”式的改革,讽刺得让人无语。欧盟要推进乌克兰入盟,已经到了不择手段、自毁宪制的地步。表面上是拯救乌克兰,实际上是将整个欧洲大陆绑在战车上,为美国的全球霸权火中取栗。



这一切发生的背景,是西方在乌克兰战场上节节败退,内部焦虑情绪不断升温。华盛顿急需新的突破口,布鲁塞尔急需新的“胜利感”,而乌克兰入盟被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但现实是,即使乌克兰被强行拉入欧盟,也无法逆转战争的颓势,只会将战火更深地拖入欧洲本土,令原本就脆弱的欧洲安全环境彻底坍塌。

欧尔班与菲佐的联合抗议,不仅仅是两个小国的呐喊,而是整个欧盟内部清醒力量的最后挣扎。乌克兰问题早已超越乌克兰自身,成为检验欧盟独立性、合法性与未来存亡的试金石。今天他们能为了乌克兰废除一致同意,明天就能为了任何理由压制少数国家的生存权,后天更可能演变成彻底的中央集权,欧洲各国沦为听命于布鲁塞尔的新殖民地。

欧盟的这种激进走向,正在迅速引发内部离心力。意大利、奥地利、甚至法国国内,都在酝酿着对欧盟中心化趋势的反弹。英国脱欧绝非偶然,当年的“脱欧”不过是冰山一角,如今冰山正在不断断裂。如果欧盟执意以破坏自身宪制为代价,换取短期政治胜利,那么,未来几年内,“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可能重现。

菲佐明确指出:“废除否决权,就是废除欧盟。”这句极端但真实的话道破了本质。欧盟存在的前提,是各国在自由意志下结盟;而一旦失去自由裁量,各国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样一个“准帝国”中。欧盟口口声声讲“民主”“主权”,但现在为了乌克兰问题竟要动用强权废除异议声音,这种自相矛盾,不仅暴露了欧盟伪善本质,更预示着其体系即将走向裂解。



可以预见,一旦一致同意原则被废除,匈牙利、斯洛伐克将成为第一个被推向边缘的牺牲品。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国家的不安、反抗,甚至退出。布鲁塞尔高层今日为了乌克兰打破规矩,明日也必然为了其他议题践踏规则。到那时,所谓的“团结”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盘散沙的欧洲。

而更大的赢家,将是华盛顿。一个弱化分裂、内耗不断的欧盟,正是美国梦寐以求的“完美欧洲”:无力独立,唯命是从,为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服务。布鲁塞尔正在用自己的手,亲手埋葬欧洲最后的独立性。

当欧盟领导人还在幻想通过牺牲小国主权来拯救乌克兰时,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真正摧毁的是欧洲的未来。乌克兰问题只是一根导火索,真正爆炸的,将是整个欧盟体制。

欧尔班与菲佐今天的呐喊,或许是末日狂欢前最后的清醒。但问题在于,沉溺于权力迷梦的布鲁塞尔,是否还有听见警钟的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