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的香港文化中心星光熠熠,当79岁的仓田保昭念出"最佳动作设计奖得主——谷垣健治"时,这位54岁的日本男人快步上台,用字正腔圆的广东话说道:"多谢香港电影收留我"。

台下掌声如雷,《九龙城寨之围城》导演郑保瑞激动得猛拍膝盖,坐在第二排的甄子丹眼眶泛红。



这个瞬间,不仅定格了谷垣健治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折射出香港电影跨越国界的生命力。

三十年前,谷垣健治还只是个在奈良县录像厅看《醉拳》的日本青年。1991年他揣着成龙剧照闯到香港嘉禾片场,保安把他当追星族拦在门外。

如今回看这段经历,谷垣在纪录片里笑称:"当时我连'饮茶'都不会说,只会用拳头比划武术动作"。

转机出现在1993年,他带着全部积蓄50万日元(约合3万人民币)二次赴港,给200多家电影公司打电话求职。



两个月后,终于有剧组让他当武替——在《人皮灯笼》里从三楼摔下,报酬是800港币。

命运的齿轮在1995年《精武门》片场开始转动。当时甄子丹正为找不到合适武行发愁,突然瞥见角落里练拳的谷垣。"他踢腿时膝盖绷得笔直,像把武士刀",甄子丹回忆道。

这次合作开启了两人近三十年的师徒情:谷垣成为甄家班首位外籍成员,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所有人离开破产的"子弹创作公司",只有他留下帮甄子丹手剪胶片,每天清晨冲好咖啡等老板开工。



真正让谷垣崭露头角的是2011年《武侠》拍摄。为呈现金城武推甄子丹坠崖的真实感,谷垣独自攀上百米瀑布勘景,失足跌落时抓住岩缝逃生,返回片场时浑身是血。

这场惊险经历被陈可辛写进导演手记:"他摔断两根肋骨,却坚持完成威亚调试"。

正是这种搏命精神,让他在《九龙城寨之围城》设计出"巷道蝴蝶刀缠斗":演员需在1.5米宽通道完成360度旋转踢,既要展现力量又不能碰到两侧泡沫墙,每个动作都经过3D建模测算。



获奖作品《九龙城寨之围城》堪称动作设计教科书。

谷垣将香港武指经验与日本特摄技术结合,创造出"重力失控"打斗:角色在80米高空脚手架对战时,每个落点都对应真实承重数据;"百人混战"镜头运用了他在《浪客剑心》研发的"错帧拍摄法",让300人械斗场面既有漫画张力又不失真实感。

这种创新背后是惊人的付出——剧组搭建的城寨实景占地6000平米,谷垣团队在此进行了178天封闭训练。

颁奖礼上,谷垣特别感谢了两位伯乐。其一是恩师仓田保昭,这位曾与李小龙合作的前辈,至今保留着1993年给谷垣写的推荐信原件;另一位是甄子丹,正是他鼓励谷垣"把香港功夫带回日本"。



这种传承体现在《九龙城寨》的日版海报设计:主角拳头缠绕中日两国国旗丝带,象征动作电影的跨文化融合。

如今谷垣身兼三职:香港动作特技公会唯一外籍指导、日本动作电影协会理事、横店影视城特聘教练。他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周一在东京指导《浪客剑心》续集,周三飞香港开《火遮眼》剧本会,周末到佛山培训武行。

面对"为何坚守香港"的提问,他展示手机屏保——1991年与成龙的合影:"当年我想成为他,现在我想让更多人成为我们"。



从追星少年到金像得主,谷垣健治用34年光阴诠释了何谓"择一事终一生"。正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电影没有护照,拳头就是最好的语言"。

当《九龙城寨之围城》的武术设计被写入南加州大学电影教材,这位日本武指的故事,早已超越奖项本身,成为香港电影精神的生动注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