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彭子佳

2025 年 4 月 28 日中午,一场罕见的电力灾难席卷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西南部突然陷入黑暗,超过 数百万用户断电,马德里、里斯本等城市陷入混乱。这场被欧盟称为 “十年来最严重的电力事故”,不仅暴露了欧洲电网的脆弱性,更引发对能源转型与系统稳定性的深层思考。

当地时间 12 时 30 分,西班牙电网负荷突然以每秒 3 千兆瓦的速度暴跌,15 千兆瓦电力(相当于全国 60% 的需求)在五秒内消失。西班牙电网运营商 Red Eléctrica 监测到电网频率从 50 赫兹骤降至 48.5 赫兹,触发自动保护机制切断与欧洲电网的连接。葡萄牙电网因高度依赖西班牙输电,同步陷入瘫痪。

事故核心是 “电网振荡” 现象:西班牙西北部风电基地突然因风速骤降减少 8 千兆瓦供电,而南部太阳能电站因云层覆盖损失 3 千兆瓦,导致电网功率失衡。这种振荡通过法国 - 西班牙 INELFE 互连器(容量 200 万千瓦)传播,最终导致整个伊比利亚电网与欧洲大陆解列。葡萄牙电网运营商 REN 指出,极端气温变化导致的超高压线路热胀冷缩加剧了振荡。

西班牙境内 7 座核电站在停电瞬间启动 “紧急停堆” 程序,通过柴油发电机维持安全系统运行。这种设计虽避免了核安全事故,却导致电力恢复时的 “负载爬坡” 压力 —— 核电站重启需 12 小时以上,而传统火电因燃料供应中断难以快速补位。

停电迅速演变为社会危机:马德里地铁 286 台电梯困人,塞维利亚至马德里的高铁乘客徒步穿越山区求援,瓦伦西亚机场 3000 名旅客滞留候机楼。更严重的是,西班牙石油公司 Moeve 被迫关闭炼油厂,可能引发燃油供应短缺连锁反应。

手机网络因基站停电瘫痪,马德里居民莎拉・乔沃维奇描述:“地下通道里人们尖叫着寻找出口,手机屏幕全是黑屏,仿佛回到 19 世纪。” 银行系统崩溃导致 ATM 机前出现暴力冲突,马德里市中心多家超市发生哄抢。

西班牙启动国家紧急计划,调用军队向受困列车运送饮用水和食物。葡萄牙部署 1.2 万名警察疏导交通,并在里斯本设立临时物资分发中心。但红十字会报告称,因道路拥堵,部分医疗物资未能及时送达医院。

此次事故恰逢西班牙实现全国可再生能源供电 12 天后,暴露了能源转型中的深层矛盾。西班牙电网在事故前正经历 “绿电过剩” 与 “传统能源退役” 的博弈 —— 该国已关闭 60% 的煤电厂,而储能设施仅能覆盖 5% 的峰值需求。

停电迅速演变为外交事件。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公开指责西班牙电网管理不善,称 “事故根源在马德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则强调 “技术故障”,拒绝承认系统性缺陷。这种对立反映了欧盟内部能源合作的脆弱性。

欧盟启动 “电力紧急互助机制”,协调法国、德国向西班牙临时输电。但因互连器容量限制,实际输送量仅为预期的 15%。欧盟能源专员表示,此次事件将加速 “欧洲超级电网” 建设,计划 2030 年前将跨境输电能力提升至 40%。

西班牙民调显示,68% 的民众认为政府隐瞒了停电真相。反对党要求调查电网私有化的影响 —— 西班牙电网运营商 Red Eléctrica 在 2024 年将 15% 股权出售给美国基金,引发对基础设施安全的担忧。

截至 4 月 29 日,西班牙已恢复 99% 电力,葡萄牙 620 万户家庭重新通电。但专家警告,电网稳定性仍存隐患 —— 西班牙核电站重启导致频率波动,迫使电网运营商实施分区供电。

在马德里的太阳门广场,市民们点燃蜡烛抗议政府应对不力,而电网工程师们正在抢修受损的变电站。这场持续 24 小时的停电,不仅是技术故障的显现,更是对现代社会脆弱性的一次残酷提醒。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