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

客运市场迎来高峰期

近期,孝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积极行动,开展旅游包车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创新运用“线上取证+线下执法”模式,深度依托智慧化监管平台,精准出击,成功查获10辆存在违法违规运输行为的旅游包车,有力维护了客运市场秩序,为市民出行筑牢了安全防线。


智慧执法显神威

违法车辆无处遁形

近日,一辆鄂籍包车因“客运包车未持有效的包车客运标志牌进行经营”的违规运营行为,被系统精准定位。执法人员凭借高效的行动和专业的素养,仅用45分钟便顺利完成现场拦截、证据固定以及调查笔录的全流程工作。在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积极创新,运用“电子围栏”这一先进技术,迅速锁定车辆实时位置。同时,通过全面调取车载视频等电子证据,形成完整且严谨的“数字证据链”,让违法车辆无处遁形。

据介绍,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该支队充分发挥交通智慧执法平台的“两客一危”研判预警系统优势,构建起一条涵盖“数据监测—智能分析—精准锁定”的全链条严密监管网络。执法人员坚持24小时盯屏值守,对154辆重点旅游包车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通过仔细比对车辆卫星定位轨迹、严谨核查运营合同、精准确认包车线路等20余项关键数据指标,成功精准识别出10辆存在“未备案运营包车”等违法行为的嫌疑车辆。

四大问题突出

安全隐患亟待消除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获悉,通过对近期查处的违规车辆进行分析,执法人员发现部分车辆存在四大“高危”行为:一是使用过期或伪造的包车牌;二是经营者为谋取私利,擅自变更行车路线,将游客带往非约定的购物点;三是个别车辆铤而走险,跨省“黑运营”;四是部分经营者违规招揽合同外乘客。这些行为如不及时整治,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长效机制

科技护航平安出行

为巩固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支队积极建立“三同步”监管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风险预警同步生成、执法力量同步调度、整改结果同步反馈,确保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同时,该支队还推出了“执法课堂”培训计划,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智慧平台操作竞赛,旨在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人人都能熟练运用“电子侦察兵”系统,为精准执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据了解,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还将加强与文旅部门的合作,共同建立“客源—运输—目的地”全链条监管体系。在火车站、景区等客流密集区域增设“正规包车查验点”,引导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核验车辆资质,从源头杜绝违规车辆的运营。

此外,开通12328举报绿色通道,对有效举报实行“1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的快速处置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到客运市场的监督中来。

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提醒广大市民

外出旅游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和客运企业,乘车前务必仔细核实车辆的营运资质和驾驶员信息。若发现违规运营行为,请立即拨打12328监督电话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共同织密道路运输安全“防护网”。

来源:孝感日报

制作:李满丽

审核:李苏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