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前两年一部关于飞行员的电视剧《向风而行》引起了广大网友对女飞行员的讨论。
剧中女主角程霄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才成为一名女机长,这也不禁让观众们感慨,女飞行员的进阶之路真是不容易。
而现实生活里,我们也有一位与剧中女主有着相似经历的女飞,她就是刘宇环。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国内的王牌女飞,后来又成为了民航公司最贵的女机长。
但一路走来,她也吃过很多苦,经历了许多挫折。
这位王牌女飞的成长路究竟是怎样过来的呢?
蓝天情缘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培养的飞行员队列中,女飞行员的数量非常少。更别提“王牌女飞行员”了。
很多女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和顾虑,很少有选择将飞行员当成自己的职业目标的。
但对于刘宇环来说,成为飞行员是她从小就在心里生根发芽的梦想。
这和刘宇环的家庭环境有关,她的父母都是优秀的飞行员。
久而久之受到影响的刘宇环就默默地给自己定下了要成为一名像母亲一样优秀的飞行员的目标。
后来刘宇环的发展也确实证明这对母女对于蓝天多少有些情缘在。
刘宇环的母亲董锁箴说:我们这样的飞行世家,与中国空军,祖国的蓝天还有飞行事业有缘。
当年董锁箴通过了飞行员选拔后,才知道要成为一名飞行员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但即便如此,董锁箴依然选择了在这个领域扎根生长,一路走来参与过许多重大事件。
而这样的她最终也与同样为飞行员的刘长祥走在了一起。
但这样的家庭就让女儿刘宇环少了很多父母的陪伴。
他们期待自己的女儿今后能够和他们一样,飞得更高更远,所以给她取了这个名字。
一开始,刘宇环会因为母亲经常不在身边没有办法陪自己而伤心失望。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宇环逐渐懂得了母亲的工作有多么辛苦。
而渐渐地,她也看到了母亲身上的飞行员气质,并对飞行员这个职业产生了好奇。
她看到母亲参与地震救灾,她知道了飞行员这个职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开飞机就好,这更是在帮助他人、无私奉献。
而真正让她想要成为飞行员的是她看到母亲因为达到最高年限而不得不停飞时那种悲伤与无奈,她仿佛明白母亲多年来坚持着的并不是一份职业,而是她的热爱。
在进入大学前,她就决定了,她要继承母亲的事业,将来也要成为一名英姿飒爽、报效国家的飞行员。
所以后来的刘宇环进入了长春飞行基础学院,真正地将父母对飞行员事业、对蓝天的情缘延伸到了自己身上。
王牌女飞成长路
进入飞行基础学院后,刘宇环就开始了“魔鬼训练”。
本以为在进行招飞选拔前父亲对自己进行的体能训练已经是难度极大的事。
但没想到真正被选为飞行学员后要面临的却是比体能训练痛苦一百倍一千倍的日常训练。
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就算是寒冬酷暑里她们也需要进行每日的训练。
炎热的夏日里,人们对于被烈日当头的地方是唯恐避之不及。
而刘宇环等一群女学员们却必须要在太阳底下练习“旋梯滚转”。
本来就热,加上高强度的训练,就算不晕的人也很容易因为中暑等原因产生眩晕感。
每结束一轮,就会有人因为受不了而在地瘫倒。
寒冷的冬季,在许多人早上都不愿从被窝里出来的时候,刘宇环她们这群飞行学院却要早早地就进入温度达到零下30℃的机库里裹上棉大衣背诵航图。
在飞行学院里,各种各样的训练形式都是家常便饭,而这些还只是最基础的部分。
刘宇环在边痛苦边对自己说要坚持的矛盾中全部完成了。
唯一让她觉得致命的是,她的平衡感有很大的问题。
这对于要当飞行员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硬伤。
也是因为这样,原本对自己还算信心满满的刘宇环,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就连教练也都认为她并不适合当飞行员。
但她依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向父母求助,请他们告诉自己应该如何克服这一个难题。
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个问题,刘宇环的父母为她制作了一个平衡训练的工具,并且每天都督促她进行练习。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刘宇环从最开始的痛苦到后来的逐渐适应,她发现自己真的慢慢找到了平衡感。
重拾信心后,刘宇环继续学院的训练。
在进行飞行模拟训练时,她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掌握的飞行技巧,更不要说最基本的平衡了。
在两年的学习和训练后,刘宇环终于等到了毕业的这一天。
由于成绩优异,在训练中一直名列前茅,刘宇环毕业后就顺利地进入空军运输部队。
参军后,刘宇环立刻感觉到了身份的转变给她心态上带来的一些变化。
这让她时刻提醒着自己,之后自己就不再只是一名飞行学员了,更是要为国家事业做出一番贡献的军人。
当时空军的主力运输机操作十分复杂,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很高,而刘宇环也对此有过不自信,但后来出任务时她都成功克服了很多的难题。
在执行高原空投任务的时候,突然的强气流导致机舱仪表失灵,在一旁的副驾驶已经慌张无措时,刘宇环依然保持镇静。
因为她很清楚,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紧急特殊情况要稳住心态,这是作为飞行员应有的素养。
最终,她回忆起来之前记过的航图,并对应上了山脉的轮廓,在紧要关头手动修正航向,才让任务顺利完成。
可见,刘宇环在飞行时是有能力应对突发状况的,这也是她专业能力的体现。
此后的几年里,刘宇环也遇到过多次类似的突发事件,甚至有的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处理不当很可能会使自己丧失生命。
每做一个决定,每一次操作,都是需要经过无比慎重的考虑之后才能进行。
刘宇环在部队里飞行的这些年里,她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王牌女飞行员”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进阶最贵女机长
2003年,和当年母亲董锁箴一样,达到了最高飞行年限的刘宇环光荣退役。
由于之前有着优异的成绩和多次飞行的经历,刚退役的刘宇环就遭到了几家民航公司的疯抢。
其实她内心还没有从对运输机的不舍中走出来。
最终,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她决定加入到南航,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转型。
从运输部队到民航公司,成为一名机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刘宇环首先要适应就是机型的不同。
民航客机驾驶舱空间较小,但飞行时间又很长,在驾驶舱中待久了身体会很不舒服。
无法伸展的腿尤其劳累,每次飞完长途,她的双脚都会肿起来,穿鞋也成了一件难事。
其次就是对于民航各种制度和规定的适应。
作为机长,她肩上担负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做任务的责任,而是一整个飞机上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的责任。
作为女机长,还经常要面对乘客们的不信任,这也让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但即便如此,在飞机遇到突发情况时,刘宇环依然会对乘客们说:
“我是刘宇环,曾参与过汶川地震物资空投”,“我是刘宇环,请相信,我会带大家平安落地”。
在每一次的起落平安背后,都是刘宇环付出的努力。
在她一次次完成完美的飞行任务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信任她、认可她,也在心里记住了她的名字——刘宇环,一个优秀的女机长。
后来,刘宇环的名字被更多人所熟知,业务能力也不容置疑的她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最贵女机长”。
这是对她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赞扬。
结语
从对蓝天有着独有的情缘开始,后来的每一步刘宇环都走得很踏实。
和母亲一样,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她身上的韧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她对于飞行事业的热爱,对于祖国的热爱,更体现了她一直以来保持的初心。
让我们向这位优秀的女机长致敬,并以她为榜样,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关于女机长刘宇环的故事,你还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