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原国家副总理吴桂贤因病逝世,享年87岁。她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5月1日的深圳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回顾吴桂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995年,吴桂贤从一家中外合资印染企业董事长的岗位上退休。退休以后,吴桂贤发现,她每月的退休金是按照团级标准发放的。这些钱和她当董事长时候的薪水差了一大截。于是,吴桂贤开始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
那么,吴桂贤后来是按什么标准发放退休金的?
吴桂贤当副总理的时候,领的还是西北国棉一厂76元的工资。1975年5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全体政治局成员。见面后,毛主席与众人一一握手。当主席和吴桂贤握手时,吴桂贤激动地说:“主席,延安儿女向您老人家问好!”毛主席很诧异地问:“你是延安人?”这时,旁边的周总理说:“她是河南人。”
吴桂贤为何要代表延安儿女呢?原来,她连续三届当选中央委员。期间,有陕西的同志就委托吴桂贤:“见了毛主席后,一定要向主席问好。”那时候,陕西号称“四千万延安儿女”。据悉,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出席政治局会议。主席在听到“延安人”后,明显停顿了一下。
在政治局会议上,吴桂贤保持“少说、多做”的思想。这也是她来到中央工作以后,一直奉行的做事法则。当组织分配给她任务后,她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曾经的吴桂贤也打过退堂鼓。那是1974年底,吴桂贤主动找到周总理,提出自己想回西北国棉一厂工作。周总理理解吴桂贤的心情,不过没同意她回去,而是建议她采取“三三制”的方式工作,三分之一劳动、学习、考察。吴桂贤听从总理的建议,三年来每年都会回陕西三个月。
吴桂贤喜欢下去考察,与她的低学历可能也有关系。别人开会都侃侃而谈,吴桂贤却很难到达那种程度。不过,说她没文化,也不像是网上“恶意抹黑”。吴桂贤自己曾说过,有传闻说她点人名时,叫别人“李时珍”。
吴桂贤后来回忆说,我虽然文化低,但读过不少古今中外的史料。像李时珍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人物,怎会闹笑话呢?
1976年10月6日晚,吴桂贤接到中办主任汪东兴的电话,要她到玉泉山9号楼开会。一进会议室,吴桂贤就发现少了4张沙发。当时,别人都没开口,只有吴桂贤提出了此事。过了一会儿,华总理亲自宣布:“那4个人永远不会来了。”
1977年,吴桂贤回到了西北国棉一厂,担任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吴桂贤这些年在中央工作的时候,家里的大事小情全是她丈夫王振涛在操持。对于这种“女主外、男主内”的干活分配,王振涛没有丝毫怨言。
1964年,王振涛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在参加“四清运动”的时候,王振涛凭着贫下中农的好出身,加上很体恤老农,成为了那批大学生的“模范”。
“模范”事迹需要报道,组织派了《陕西日报》的工业部孙主任来现场采访撰稿。交谈中,孙主任觉得王振涛人不错,便把他介绍给了好友吴桂贤。两人初次见面时,吴桂贤害羞地没敢抬眼看王振涛。
这次见面后,按着战争年代的规章,早就结婚了。但吴桂贤和王振涛结婚的时间,整整推迟了6年。当时,小年轻们都喜欢压马路,看电影,可两人却没有在一起做过任何一件浪漫的事。
王振涛是一名军人,每周有一天休息时间。他总是从西安赶赴咸阳看吴桂贤。因为两地相隔较远,交通不发达,总是匆匆见面还没怎么说话就离开。王振涛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吴桂贤洗衣服。
当王振涛和吴桂贤结婚时,吴桂贤已经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了,根本腾不出一点时间办理结婚手续。最后是王振涛拿了一个吴桂贤写得同意结婚的条子,独自去开得结婚证。也是这个原因,两人没有结婚照。
对于吴桂贤的工作,王振涛全身心地支持。为了不让吴桂贤操心,他和岳母担起了养孩的重任。
1981年,吴桂贤接到通知,上级要按省辖市副职给她安排工作。但是,吴桂贤对西北国棉一厂情有独钟,只愿意到厂里上班。最后,省委安排她担任厂党委副书记(副处级),归省管干部。次年,吴桂贤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再次获得劳模称号。
1988年,吴桂贤受邀来到了深圳,1995年退休。吴桂贤得知自己只有团级标准退休金后,决定向上反映。终于,从2004年4月起,吴桂贤开始享受正厅级退休金待遇。
退休后的吴桂贤,大力投身公益和慈善事业。对于自己做出的贡献,吴桂贤说:“我只是一个牵线人,爱心人士才是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