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高、绿化好,这样的安置房住起来安逸。”4月28日,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回迁安置选房工作正式启动,百余户群众早早到现场有序排队选房,对未来的安居生活充满憧憬。

观山湖区朱昌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位于朱昌镇金湖路东侧,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共计17栋高层住宅,规划总安置户数1796户,停车位2287个,并配套有幼儿园、社区物业服务站、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便利店、农贸市场以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全貌。

“该项目地处喀斯特地貌发育密集区域,地下岩层不规则,地下水位高,基础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溶洞和塌孔等问题。”据施工方中铁八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戴明介绍,安置房项目作为百姓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让群众早日住进“安乐窝”、实现“安居梦”,项目团队先后克服地质条件、工期紧张、资金影响等困难,通过合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调整资源配置,科学制定年度、月度、周施工计划,坚持日调度、周督导、月考核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层层传递压力,以结果考核倒逼生产进度,按照“快建造、全穿插”的思路组织多项工序平行施工,采用“铝模+爬架”搭配的施工工艺大幅缩短工期,日均投入工人180余人,5台塔吊和5台施工电梯连续24小时运转,有效实现了“4天一层楼”的建设加速度,为项目按期交付夯实了基础。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一角。

项目建设中,项目团队始终秉承高标准、高品质建设理念,优先把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想放在首位,项目管理推行“明确责任、策划先行、样板引路、稳步推进、过程控制、严格把关、奖罚到位”的七步管控法,构建起全覆盖、全流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首件制”和“三检制”,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的检查监督,针对超长大面积膨胀混凝土连续施工、富水熔岩区域旋挖桩基塌孔、密肋楼盖混凝土浇筑、铝模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等关键工程施工,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制定高效合理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在安全生产管控方面,项目部划分“区域责任田、落实包保人”,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实现了项目安全生产零事故。

据介绍,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出台了2025年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方案,计划投入超460亿元实现83.57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380万平方米城中村更新、24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焕新等目标。观山湖区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朱昌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回迁安置工作,将解决朱昌片区周边1796户居民分户安置回迁任务,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文/图 桂鹏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