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这是昨天文章的一条追问。

在赤剑昨天海军节文章的文末,赤剑预言了未来海军会出现更大更先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

而就是巡洋舰这三个字,触动了一些读者敏锐的点,直接直言不讳的提出:步入航母时代后,以美国为例,巡洋舰的定位主要就是防空,而火力投送等任务(原来有战列舰充当主力)则由航母所取代。现在驱逐舰。护卫舰又不断被“放大”,巡洋舰的功能现在又被不断“放大”“变大”的驱逐舰所取代,冷战后,美国酝酿很久的新世纪巡洋舰自己都PASS了,所以我们在有了055万吨大驱以后,还有什么功能必须是巡洋舰才能胜任的?

首先哈,得出上面这个看法的读者,应该从基数上来讲,不是少数。

但是也能看出,持这些看法(为什么还要恢复巡洋舰,或者055大驱是不好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还会发展更大的新舰型?)的读者,关注的时间不长,没有看过更久以前的往期文章。

我们这里就先以日本距离。

日本的金刚级,爱宕级可以说直接照搬美国“宙斯盾”舰的总体思路和设计,两型舰战力大概分别对应早期伯克级及美国改进的伯克2A。

但也就是这样拥有众多神盾舰及神盾舰技术的日本近期还要发展一款比万吨级(满排)的爱宕级驱逐舰更大的新一代驱逐舰。

日本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新的16000吨的ASSEV驱逐舰,拥有的垂直发射单元更多(比爱宕的96个多上32个,达到128个垂发之多),更远的雷达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并且会装载电磁炮等新兴技术......。



而其实美国和俄罗斯根据我们的判研,其实也有类似的动作,只是处于“真正在做,反而不出声”的状态,或者是等其他对手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关力量,发展了相关舰型后,才立马从之前的技术储备和预研状态跟进到型号上马状态。

赤剑个人判断,美国可能发展的新舰,大舰是不是核动力的,不太好说,俄罗斯人搞的,大概率会是核动力。

核动力和先进的综合全电系统(不只全电推进,还有全舰电子的AI智能的合理的分配,把宝贵的电力用在传感器更远的更高精度的探测,激光,电磁炮等新式武器的触发等)虽然都能满足未来军舰日益高涨的电力需求,但赤剑认为,核动力留存的电力更充沛,余量也更大,特别是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较以前取得更大的进步,核堆的安全性较以前有几个数量级的提高之后,优势更是明显。

日本发展的新的更大的驱逐舰,其实从我们传统的定义来看,好家伙,这玩意明显就是巡洋舰的架势,但日本人还是狡猾狡猾的称之为“驱逐舰”。

换言之,在这个之前,地球上,谁见过16000吨的驱逐舰?

往以前说,驱逐舰一般就3000~5000吨,8000~10000吨这个级别一般都称巡洋舰了,但自伯克的8000吨防空驱逐舰概念开始流行开来后,各国先进驱逐舰的吨位门槛的确也提高了。

毕竟先进的雷达,更强大的防空反导能力谁不爱?

而日本的驱逐舰或名为驱逐舰实为巡洋舰的新舰,其实在远程导弹的防御,对空目标的探测,雷达电子器件的反应灵敏度上其实比美国人的产品不差什么,什么不少技术指标上还有所超越。

日本的驱逐舰或名为驱逐舰实为巡洋舰的新舰其实相对美国人的同类产品,被阉割的其实是“战斧”一类的远程对陆,对海打击能力,日舰的防空,反导,反卫星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



日舰本身拥有不错的“宙斯盾”PLUS后,仍然坚持发展更大的新舰的理由其实非常非常的简单,赤剑认为“电力”这一属性是刚需。

我们在很早前的文章聊过,美国佬的伯克驱逐舰受制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技术和当时的设计局限性,电力余度是不够的。

他们这个舰型设计(包括延续了美国人总体设计思路的日韩神盾舰)先不说真的无法满足各国无人机,无人舰,无人潜航器,高超音速导弹(高超导弹的防御,对防空驱逐舰提出了雷达探测距离要更远的硬性需求,还有尽可能的提升垂发数量及可能带来垂发尺寸更大更深以便搭载重量更大,尺寸更大,射程更远的拦截弹),激光,电磁炮等技术在未来海军的实装。(具体论述其实在赤剑个人战略分析 海军下饺子还会持续么 如何又快又好的建设海军而不会“穷兵黩武”?等文章其实有过相关论证科普)

美国佬的设计及“拿来”(主义)美国佬设计的日本人在实际操舰中发现,神盾舰在面对真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时候,由于舰上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宙斯盾整个庞大的雷达系统,指战系统发挥探测,计算,拦截作用,耗费的电量是巨大的,毕竟SPY-1系列雷达,不仅TR模块大,还多,整个系统基架的重量也很大,驱动件也多。美舰和日舰为了“将就”这个雷达和整套系统,外观设计得不好的时候,经常呈“高脖子”和“大头娃娃”状),只能在XX分钟内保持雷达其中一个重点方向的全功率开机,敌方来袭导弹,真的来自多个方向,持续时间还长的话,“神盾”也会变成“瞎盾”,所以大老美的航母编队里,会同时部署几艘“神盾”舰,平时轮流防空值班,讲究战时防空区域和时间段上达到互补,真正的原因也就在于。

宙斯盾舰好用(特别探测来自西方区域的弹道导弹的时候),但日本人肯定不想长期受限于此,所以搞出探测距离更远(赤剑个人这个主要应对高超),能全功率开机持续时间更长,搭载导弹数量更多更大的新舰赤剑是一点不意外的。







这事就像大家搞家装一样。

屋子里有4平米和6平米的电线。

如果只考虑以前和未来5~10年的家里的用电需求,6平米甚至4平米的电线都够了,可是未来如果类似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等用电大户的电器激增,大家觉得老旧房子里,过去的几平方的电线够用么?

这些不合时宜的电线,真能扛住那么多用电设备的折腾,而不罢工么?

特别是考虑到未来会出现家用机器人,更多智能的设备,智能房屋管理系统用电需求的时候,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房屋电路设计真能满足大家的住宅要求么?

反正全屋换管线动作很大,管线动了,墙和地也挖开了,免不了全屋的再装修和装修与时俱进的升级,而这样带来的整体费用是很高的。

要带来真的好的居住体验,花在这上面的这小钱钱,甚至可能会超出一套新房的首付了,所以你是坚持花差不多的钱在老破小上面继续改造,可能仅达到你心目中预期值的6~7成,还是用这个钱,换新房,实现你心目中居住预期值的8~9成呢?





我想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并且其实这个论述,我们在文章里(近期军迷圈的热点,空版歼35及也许我们会有两款核动力“巡洋舰”最近看了很多“改舰”神论,到底054,055,003这样的军舰怎么改才合理?)其实也有论述,大家自己回头翻,关键词,海军革命,海战革命,055等。

所以未来,我们真需要一款大的,比055更大更强的舰,可能叫巡洋舰,也可能不是这样称呼,拿它们来充当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移动站,把我们对高速导弹目标的探测和拦截向外延伸几千公里,真的是件大好事。

能极大的改善我们相较于美国在国家弹道防御系统上地理环境及国际盟友因素导致的各种不足。(本文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