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韩已正式公开舷号51的「崔贤」号驱逐舰,据悉它只用了1年多就打造完成。
《战区》(The War Zone)分析指出,这很可能是在模仿按照不同版本,有90—96个单元垂直发射系统(VLS)的美国DDG-51阿利伯克级(Arleigh Burke-class,DDG 51)飞弹驱逐舰。 如今崔贤号曝光后,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它意在装载比任何同等大小军舰更多的武器。 虽然据说它的排水量为5,000吨,但目前还不清楚,是否真的如此。
说到武装,崔贤号垂发系统单元的数量惊人。 不仅如此,舰上两组垂直发射系统阵列似乎至少有4种,甚至5种不同尺寸的VLS单元。 这一点格外令人感兴趣,因为它可以将装载的弹匣深度最大限度地,并能容纳各种不同尺寸的武器,要比只有一个甚至两个垂直发射系统单元尺寸更复杂。
「崔贤」号共配备了32个小型单元、12个中型单元有、20个大型单元(虽然这也可能是不同尺寸,前12个单元与后8个不同),还有10个超大型单元,总共多达74个单元。 分析指出,对这样大小的军舰来说,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它看起来比实际更大。 考虑到其中一些单元相当大,这点格外明显。 「崔贤」号的大型单元很可能得以容纳远程巡弋飞弹,而超大型单元将能发射弹道飞弹。
整体来说,这艘驱逐舰的设计显然是为了将武器携带能力绝对最大化。 虽然崔贤号应该能作为远程打击导弹的发射平台,但要扮演空战资产要角,却充满争议。 分析认为,它与其他高调的朝鲜新型武器系统一样,虽然相对于现有的武器,可提供先进战力,但在战时情境下,它们将成为率先被瞄准并摧毁的目标。
分析说,拥有一艘看似更先进外国军舰,并浑身武装的驱逐舰是一回事,但使它实际成为可生存的资产,具备一切相关技术和训练,却是远比这更高的门槛。 尽管俄罗斯技术和援助的注入,或许在这方面有所帮助,但是程度有限。
此外,分析指出,就算它们在战场上有任何机会,平壤也不太可能打造出够多的同级驱逐舰,使它们在战斗中具备真正的深度和弹性。 但话说回来,纵使朝鲜建造多艘驱逐舰,它们也会在冲突初期,就被追踪并迅速击沉。
考虑到它们可能携带装有核弹头的遥攻武器,这点尤其真实。 不过,它们或许有足够的时间,趁被摧毁前发射远程武器。 有鉴于崔贤号一身的独特武器配置,这很可能就是平壤打造它们的目的:一种模糊确保二次打击的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