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造船业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曾经的辉煌如今黯然失色,连航母都得用老旧的替代,面对中国造船业的崛起,美国不是想着提升自身技术,而是试图通过制裁打压中国。
然而,这一举动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外媒曝光大连造船厂的一张卫星图,也是狠狠的打了特朗普的脸。
六艘军舰同时开造,场面非常壮观,那么这六艘军舰都是什么呢?
美造船业的困境
美国造船业的衰落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过去的辉煌不再,现在,无论是商业船只建造还是重要的军舰维护,美国都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甚至连象征海军实力的航母也出现空缺,不得不使用服役时间很长的旧航母来替代。
新一代福特级航母也问题很多,最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经常出故障,这说明技术研发还不够成熟就急于使用。
面对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政府越来越担心,他们担心中国不仅在商业航运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商船建造能力会为军舰建造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威胁美国的军事优势。
限制中国造船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阻止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美国前政府的这个决定,也包含着为国内政治服务的目的。
他们想通过对中国船只收取高额关税,给美国本土造船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借此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
但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路,忽视了全球合作的大趋势,而且也低估了中国应对制裁的实力,这样做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尤其是当外媒在国外的社交媒体爆出的一张大连造船厂的卫星图,更是粉碎了特朗普的这个想法。
中国造船业
与美国造船业逐渐衰落不同,中国造船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超过一半的新船都来自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的55.7%,中国不仅在数量上领先,在高端船舶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船等多种船型的全球订单中,中国占比极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体现在055型驱逐舰的批量建造上,这种被誉为“一舰可单挑一国”的先进驱逐舰,战斗力和技术水平备受认可,而且中国能同时建造多艘,与美国建造军舰的速度形成鲜明对比。
而这次大连找造船厂的六艘军舰,就是055驱逐舰和052D驱逐舰,并且还都是一同建造的,而美国一年可能都造不出六艘。
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并非偶然,多年来,中国在技术上不断积累,战略上精心布局,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船舶动力系统、导航设备等重要领域,中国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不再依赖国外市场。这提升了中国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中国在船舶设计和制造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各种类型的船舶,包括大型集装箱船和高端邮轮,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
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的一大优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调整资源配置,兼顾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效应对美国的制裁。
美国政府想通过收取高价来打击中国造船业,但这个办法可能行不通,有很多问题,用中国船的公司成本会变高,他们可能改航线,不走美国港口了,这样一来,美国可能没法控制中国,反而让加拿大、墨西哥这些国家赚到钱。
如果美国大幅提高收费,相关国家的贸易成本就会增加,影响经济发展,美国的制裁也可能让其他国家担心,美国会利用其经济实力干预国际贸易,破坏秩序。
这可能促使这些国家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此降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进而减弱美国的影响力,面对美国强硬的贸易保护,世界该怎么走?答案其实很明显。很多国家发现,跟中国合作更靠谱。
中国不光能提供物美价廉的船,在修路架桥、技术支持上也很有实力,真心帮助大家一起发展,美国呢,总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名声越来越差,让大家越来越不信任。
这么一对比,哪个选择对自己更有利,各国心里自然有数,在与中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以及屈服于美国压力,从而损害自身利益之间做出选择,相信大多数国家都会权衡利弊,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
结语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代表着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美国的制裁措施并不能阻止中国发展,反而可能加速其自身衰退,这会对全球贸易带来一些新的变化。未来国际贸易可能会出现新的走向,各国之间的合作方式可能也会随之调整。
面对这样的局面,世界各国需要仔细考虑自己的策略。大家可以尝试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发展多元化的贸易关系,以此来降低风险,保持经济的稳定。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环球网---2025.04.29:《通过对中国船征“港口费”来强迫使用美国船?美石油学会警告:不可能的任务》
原文刊登于京报网---2025.04.10:《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用7个月重振造船业》
原文刊登于直新闻---2025.04.19:《定向打击中国造船业,特朗普想干啥?丨思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