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沙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建立‘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真心诚意服务企业家的营商环境”。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加力推动服务效率倍增,继续在政策制定、贴身服务等方面发力,全面优化项目落地审批流程、机制。
针对部分建设单位提出简单的涉河建设项目办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需编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经组织研究并召开座谈会、专家会等程序,南沙区水务局于3月31日印发实施《南沙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表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报告表编制指南),对简单的涉河建设项目采用“防洪评价报告表”形式或备案制,进一步提升水行政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节约企业费用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该事项为广州市首创。
政策引航:分类施策,审批效能“跃上新台阶”
结合南沙实际涉河项目类型,报告表编制指南详细梳理适用防洪评价报告表的内河涌河道管理范围跨河、穿河、临河建设项目,内河涌及外江河道管理范围临时设施或有关活动(含临时占用)等6类项目类型,制订防洪评价报告表编制指南及技术要点。针对符合条件的项目,采用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查环节等方式提高审批服务效能。
报告表编制指南对河道行洪排涝、堤防安全、水利规划实施及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等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用防洪评价报告表替代防洪评价报告书,对于百千万工程的绿化、道路铺装改造等简易涉河建设项目可采用备案制。
改革赋能:安全护航,发展动能“强劲释放”
通过改革,在办理审批过程中,工作流程上减少了两个环节,时间上由原来的3个月压缩到1-2周,报告内容由原来的7个章节100-200页,减少到10页以内,编制费用减少90%以上。在推进审批改革过程中,南沙区水务局始终将安全作为底线和前提,根据项目风险精准划分等级、实施分类管理,既确保了河道防洪排涝安全,又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率。
服务提质:精简流程,企业办事“一路畅行”
某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的项目审批过程中,南沙区水务局首次启用防洪评价报告表审批机制,以“靠前一步”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指导。从明确报告表编制的核心技术要点,到为企业解答疑难困惑全程跟进,让企业办事“一路畅行”。4月16日,“指南办法”印发后首月内,完成了第一宗审批。
“改革后流程很精简,原本耗时数月、成本高昂的报告书编制,现在仅用数天便能完成,编制费用也大幅降低!”该项目负责人表示,申请当天就能拿到批复,为项目开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改革不是盲目简化,而是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审批效能与服务水平的双提升。”南沙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政策推广后,项目实施落地速度明显加快,为南沙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下一步,南沙区水务局将紧紧围绕“真心诚意做好企业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认真听取企业的反馈意见,持续推进水行政许可审批改革,助力“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科学家友好型营商环境”,通过审批事项改革书写南沙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