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并不大,但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达成两个基本共识:
第一、无论是外星生物还是未来的科技发展,或许会与我们现在的想象有所出入,但应该不会离谱到无法理解。因此,我们依然可以运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去推断未知的领域,否则我们只能在无尽的猜测中迷失方向,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若不这样做,我们就会陷入“你又不是外星生物,如何能了解它们的想法?”或“你又不是来自未来,怎能知晓未来科技的水平?”这样的无解争论中。尽管如此,我们当然无法确切地知晓这些,但大家都处于同样的困境,这样,对话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第二、在地球的人类和那些可能被殖民的星球之间,科技发展的差距有一个相对的范围。
我们之所以设立这样的前提,是因为如果人类的科技被设想为无限强大,那么讨论是否殖民其他星球就没有意义了。
举个例子,假设全人类都能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意识上传,个体可以永生,每个人都拥有先进的基因技术,随手就能创造出无数的构造体军队,那殖民任何被认为“渺小”的文明将变得轻而易举,而这样的设定下,讨论变量则变得毫无控制。
如果人类文明真要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应该问的问题是:“人类需要发展到什么阶段,才能轻松地进行星际殖民?”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再称之为殖民,就像你不会严肃地思考去“殖民”家门口的蚂蚁。
一旦我们有了这两项共识,我们就可以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
首先,我们将殖民的目标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种情形,我们先从相对“简单”的远距离目标开始讨论。
要对一个遥远的星球进行殖民,我们首先需要考虑两个不需要太多科技专业知识的基本问题:
一、目标和成本以及利益的问题。
我们为何要开发一个“遥远”的星球?
一个集体的决策,不能单纯从个体的角度去理解,必须有利益的驱动,才能促使集体决策去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因为个体的奇思妙想。
许多人喜欢用人类的殖民历史来类比星际殖民,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毕竟我们只能通过已知来探索未知。但我们不应忽视其中的差异。
宇宙太大了,这里不具体定义多少光年算远,多少算近,而是根据当时的人类科技能力所及来定义。
历史上的殖民者,无论是为了掠夺资源还是为了销售产品、利用廉价劳动力,都是因为有利可图。那么对于一个遥远的星球,我们殖民它的好处是什么?
资源?确实,那个星球可能有资源,但如果只是为了资源,人类何必费力去那个偏远的地方获取资源?
近的地方没有资源吗?不太可能,除非那个殖民地拥有一种极为稀有的、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宇宙中难以广泛发现或即便发现也很难提取的“X元素”,否则在浩瀚的星海中,在我们到达它们之前,我们早已经有足够的资源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就有了殖民它们的迫切理由;因为这种稀有元素让那个星球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使得其他损失在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我所指的是“大概率不会殖民”,而不是“绝对不会殖民”。
既然元素稀有,那就是小概率事件,难道每个人都能遇到稀有?那还叫稀有吗?
这就是“平庸原则”,并不是说我们人类平庸,外星人就一定得遵循“原则”,而是大家都在平庸,只是谁更早、谁更突出而已。
每个人都有拥有独特偏好的自由,但不能要求别人也一样。至少我不认为外星人都是神一般的存在,除非他们现在就能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才是“宛如天神”,不可战胜,不可战胜……
那么劳动力和倾销呢?
是人工智能不够用,还是未来的研究人员都被饿死了?人类非要疯狂地舍近求远,去寻找那些半生不熟的土著来解决劳动力问题?
倾销?倾销也是为了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资源,而不是为了倾销而倾销。如果有更好的、更近的途径获取资源,何必去向外星人倾销?展现我们的无私精神?
而且,古代的跨大陆贸易,相对于当时的科技条件,不得不通过国家之间的接力来完成;如果异星文明距离近,或许还能考虑成本问题,但对于我们这些能够星际旅行的人来说,“远”意味着路途中可能没有接力,贸易成本太大。
其实,不仅这些原因,你会发现,大部分适用于人类世界的利益目标,在星际殖民的大背景下,都会因为距离变得毫无意义。人类总是追求最省力的方式,殖民目标越远,需求的利益与成本平衡点就越高,就像你玩手机时连充电线都觉得短。
我们无须过多探讨那些星辰大海的细节:飞船的动力与航速,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密,或者船员在漫漫旅途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何以勇往直前,在未知中投射人类的勇敢。仅就我们为何寻求殖民地这一议题,以及其中的成本与潜在收益是否能成正比,已经足以令人质疑这项事业的实质价值。
反观人文与科学交流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与动力,似乎在异国文化交流中更显迷人。
若交流的出发点是人文,其方式可能更为温和,与殖民的暴力方式大相径庭。
有人或许会质疑,若对方文明层次较低,有何沟通之必要?
那么,我们为何还要研究那些被认为层次较低的猴子和老鼠呢(这里仅作比喻,并无不敬之意)?
一个高层次的文明样本,其价值远胜于研究猩猩老鼠。
与我们人类进化道路不同的高层次文明,或许没有音乐、文学或电影,但他们必然有自己的独特“人文表达”,那会是怎样的景象?我们能否理解并产生共鸣?他们的发展是否遵循与我们类似的规律?我们所持的一般真理是否也适用于他们?他们的政治体制和人文思想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是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有太多问题需要这一迥异的文明作为对照来解答,或许,在星际间因距离和控制力的限制,战争与征服并非不可避免,甚至并非常见手段。
这并非出于道德考量,而是纯粹利益的考量。
宇宙资源虽有限,但文明对资源的掌握与利用同样受限。文明的存续不易,受限于宜居区域和宇宙灾难,他们不太可能大量聚集,否则,那些高级文明又在何处?资源纠纷的可能性,或许并不如人类社会内部经历的那般常见。
这个外星文明本身,对我们来说,可能才是最珍贵、最罕见、最具吸引力的存在。
何况,如今的人类世界已不再是单一的零和游戏,我们为何要认为星际交流必然是零和的?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感到困惑。
既然要研究与交流,即便采用较为强制的方式,出于研究的必要,我们至少会为这些“低层次文明”提供一个较为安稳的环境,进行低干扰、低烈度的互动,否则,许多人文方面的内容将难以观测。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以这样的目的行动,很难称之为殖民,殖民或许可以是低烈度的,但难以做到低干扰。
隔音稍差,你甚至能洞悉邻居的一举一动,他们若播放一些Dubstep,你整夜都得随之颤抖。更不必说那种直接对文明母星进行殖民的接触了。
所以,社会学的洞察有时颇为合理,一个连FTL都没有的土著文明,其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实用性有限,殖民可能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还需面对星际冲突的挑战;更何况,根据问题的假设,如果我们尊重两个共识,我们自己可能也未掌握FTL,至少在我们目前的理论体系中——哪怕是纯粹的幻想层面——FTL也是“荒谬至极”的范畴。
当然,那些盲目扩张、见球就上的做法除外。
二、人文层面的问题
即使我们假设这个外星文明非常罕见,或者我们本身对外星生物有特殊喜好,星际探险中意外遭遇了外星生物,解决了目的问题后,我们还将面临人文层面的挑战。
之前我见过一个问题,具体表述已然模糊(抱歉,我的记忆力不佳,哪怕是游戏里常见的NPC名字都可能忘记,更别提这个问题了),大致是询问“你能想象的外星文明的最高水平”,其中一个回答是“实现了共产主义”,虽然像是玩笑,但我认为这个回答颇具创意。
一个能进行星际旅行、殖民并扩张的文明,他们的政治体制和人文思想必定超乎我们想象,可能比共产主义还要“先进”。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亲兄弟分家后可能因继承问题争执不休,更何况星际殖民?
如何解决超远距离的实时沟通与信息交换问题?如何保障殖民地人民对母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如何应对星际背景下庞大区域的行政管理挑战?
若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送出的就不是殖民船,而是播种船。出发时还能互称“露卡之子”,再次相见时,他们可能就要称我们为“地联废物”了。搞不好,这并非开分矿,而是分矿将你包围。
或许人人都有成为叛徒的冲动,但没人愿意自己的下属背叛自己,除非他想利用这个叛徒去背叛他人。
试想,一个与你非常相似的文明,位于一个尴尬的远方,他们曾是你文明的一部分,类似上下级的关系,他们还是因为叛乱与背叛才独立的,自带战争宣称,这该多么令人厌恶。
最糟糕的是,这种厌恶感是双向的,就像中日关系一样,一方因未被清算而害怕报复,只能心怀仇恨;另一方因害怕被未清算的政府先下手为强,不得不保持警惕,也只能持续仇恨。
即使距离再近,还是绕不开上述两个难题。
假设这个外星文明是三体人吧,它们的临近意味着在星际层面,我们几乎就像在彼此的眼前。若人类文明能持续进步,跻身二级文明,探索半人马座不过是板上钉钉之事,近距离也不会导致多余的复杂性。
然而,殖民一个外星文明真的比与之进行“相对友好”的交流更合算吗?即使在技术上,我们与之有差距。
科技的进步使战争越发残酷,然而人类越来越承受不起战争的代价;事实上,能够承受一场全面战争的国家寥寥可数;昔日,你可以充当土地主,豢养几个侍从作为骑士,而今日?即便你配备所有武器,在体系化正规军队面前,你也不会比一群手持AK的战士更有优势。强如美国,欺负弱小,打打不对称战争还行,但陷入治安战,面对源源不断的开销,也得头疼至极。
那我们又怎能设想,在星际层面,高级且代价高昂的战争会像儿戏般轻易展开?
没错,他们可能不如我们先进,我们或许可以征服他们;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一个从开始就没有考虑如何结束的战争,是没有策略、没有胜者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纵观人类历史,这个观点至今仍有道理,但已不再那么适用,说到底,战争只是手段,追求利益才是最终目的。战争成本越高,获取利润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人们不愿轻易开启战争,但利用战争威胁来谋取利益的胆量,不仅存在,而且不小。
如果我们有实力碾压对方,这个问题自然无需考虑,但前面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我们的实力并不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因为这样的实力对比根本不构成殖民,更像是预设了答案。没人能阻止他人有特殊的偏好,正如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一样困难。
或者,我们只想摧毁这个文明,对于能星际旅行的我们来说,可能并非难事;但殖民完全不同,它并非单纯的破坏,破坏总比建设来得容易,成本也将大为增加。
即使我们假设可以采用类似中子灭杀的方式,对原住民进行精准清除,有效降低成本,但还是绕不开利益的考量。
一颗适宜居住的星球与一个高级文明,哪个更有价值?对我们人类更有益?
宜居星球在宇宙中或许稀少,但相对于人类文明,已足够我们开发多年,哪怕只考虑就近原则,我们还可以建立空间站,进行行星生态改造,宜居星球相对常见,但高级文明却罕见得多,为何我们偏要执着于占据他人的星球,难道不应该开阔眼界吗?
说到底,殖民主义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星际背景下,效率似乎过低;资源哪里都有,何必花费更大代价去掠夺他人?
人口问题?一个落后于我们的文明能提供什么?当作宠物?这个想法也许可行,只要你不担心反效果,有文明的生物群体不像动物那般简单。如今还存在的殖民地已不多见,而且动物都不那么驯服;无论如何,星际文明不可能用如此低效的方式来利用人口和解决劳动力问题。
既然对方是落后文明,我们可以利用先发优势来封锁对方科技,通过“互惠互助”,利用间接影响力控制对方,以“现代化殖民”的方式利用对方。鉴于设定的较近距离,哪怕是为了资源,也可以通过不对等贸易(倾销)获取对方的自然资源,释放自身过剩的生产力,解决内部矛盾;或者可以采取“合作”方式开采资源,我们提供技术,对方提供劳力与资源分红,实现双赢,对方也能获益。这可能费时费力,降低了部分效率,但却避免了暴力带来的效率损失,减少了初期自行投资的资源和人力,还可能带来附加价值,孰优孰劣难以评估。
而且,这样做,对方可能还会感激我们呢!
或许时机成熟时,还能像历史上的德国和奥地利合并那样,岂不美哉?当然这只是个假设。
至于人文思想问题,距离越近,控制力自然越强,相应地,反抗带来的风险也更大;如果文化跟不上扩张的速度……
还是那句话:我们无法忽视这个风险,那么就得做好准备承担可能造成的一切损失;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或者避免给自己制造问题。
群体意识的聚合体不能完全以拟人化的方式来理解,一切为了利益,我认为星际殖民的利益并不比星际交流更高,利益未必能抵消风险和成本,所以我认为人类殖民一个外星文明的欲望并不强烈,除非它们拥有我们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轻易获取的资源,否则,一个真正的文明生物群体所能提供的利益,可能远超其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