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的大力制裁下,走投无路的特朗普竟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执意去海底挖稀土矿。
特朗普
特朗普之所以会突然对稀土如此渴望,是因为前不久韩国偷偷向美国转卖中国稀土,不仅被中方逮了个正着,并且中方还果断向韩国发出了“二级制裁”的警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个所谓的“二级制裁”究竟有多严重呢?对于美国去海底挖稀土矿一事,中方又将作出何种回应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军工、芯片、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材料,中国凭借全球40%的储量和85%的精炼产能,长期主导产业链。
出口管制
今年4月份为反制美国关税政策,中国宣布对七类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掐断美国军工企业的“命脉”,F-35战斗机、核潜艇等装备均依赖这些材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美国并未坐以待毙,转而通过韩国“曲线救国”,韩国企业将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加工后,伪装成其他产品转售美国。
对此,中国祭出“二级制裁”手段:若韩国企业违规,将面临稀土断供及对华贸易全面禁令。
韩国三星
就拿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15亿美元稀土的韩国三星来说,若违规可能失去中国市场,导致每月12亿美元产能损失。
而中国之所以能精准锁定稀土流向,全都得益于一套“稀土身份证”系统。
每批出口稀土都有独特的化学“指纹”,即便被拆解为零部件或更换包装,也能通过大数据溯源追踪。
香港海关近期查获的锑锭走私案便是例证:伪装成普通工业品的锑最终流向美国,被系统识破。
而面对稀土断供危机,特朗普选择了一条争议之路:开发深海矿产。
特朗普在4月24日签署的行政令,授权企业在美国近海及国际水域开采多金属结核,这些结核富含镍、钴、锰等资源,储量远超陆地。
这其中又属加拿大金属公司成为最大受益者,其计划投入巨资开发配备巨型机械爪和真空吸尘器的深海采矿船。
特朗普的这一举措直接绕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
美国虽参与ISA会议,却从未正式批准公约,此次单边行动被国际社会谴责为“对多边主义的侮辱”。
ISA秘书长莱蒂西亚·卡瓦略警告,任何未经授权的开采均属违法,可能引发海洋治理混乱。
针对特朗普的海底采矿计划,中国外交部在4月25日明确表态:国际海底资源属全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不得单边开发。
同时中方还呼吁通过ISA框架合作,并联合欧盟、太平洋岛国等施压美国,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的困境暴露了供应链脆弱性。
据五角大楼报告显示,78%的武器系统依赖中国关键矿产,如F-35的锑化铟焦平面阵列、钨合金穿甲弹等,尽管美国加速国内采矿和储备,但重建稀土精炼能力需10年以上。
这场稀土较量折射出全球权力转移的本质变化:当美国试图用145%关税筑墙时,中国以"技术+标准"的组合拳破局。
从要求特斯拉书面承诺“稀土不军用”,到制定国际稀土行业标准,中国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制定权。
从陆地到深海,资源争夺战不断升级,但无论是“二级制裁”还是海底采矿,背后都是大国对技术、规则和生态主导权的角力。
美国的单边主义与中国的精准反制,不仅重塑全球供应链,更迫使各国重新权衡经济利益与可持续发展。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取决于谁能率先在资源自主与生态责任间找到平衡。
至于如何在资源需求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将考验着全人类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