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之后,除了抗美援朝之外,我国终于迎来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要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110年的时间里,战争可以说是连续不断。
但是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又开始在中印边境地区惹是生非,不得已,我国对印度展开了一次自卫反击。
然而,印度惨败之后老实了五年,在1967年,竟然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卷土重来。
为了应对这次威胁,我军付出了超百人的伤亡,那么你知道印度军队损失了多少人么?
中印之间最大的矛盾是什么呢?其实说起来,就是边境问题。
这件事,可是要追溯到印度的老东家英国人的身上。
其实中国与印度之间,按理说没有太多的边界问题。
自古以来,中印之间就是依山划界的,因为中印交界的位置,正好横亘着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实在是太高了,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几乎没有可能越过天堑互通有无,就更别提有什么争端了。
所以,自古以来,中印边界就是依照喜马拉雅山脉的脊线划定的。
但是到了近代,印度被英国殖民,英国人就开始搞事情了。
当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之后,英国人自然而然不甘心其势力范围,只局限在南亚地区,所以,越过喜马拉雅山脉,跨过帕米尔高原,从我国西部地区向我国渗透就成了英国人的诉求。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才被画出来。
按照这条线,中印之间的边界线跨过了喜马拉雅山脉,深入到青藏高原,麦克马洪线以南被英国人非法划走的土地,竟然高达9万平方公里。
这几乎相当于浙江省的面积,可以想象英国人有多贪婪?
当然,关于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存在颇多争议,但总体来讲,我国政府从来没有认可过,甚至也找到了很多证据证明这条线的划定是英国人伪造的。
但印度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要拿着这条线说事,这就造成了中印之间最大的一块领土争端。
除此之外,在帕米尔高原,也就是克什米尔与我国西藏西北部和新疆西南部交界的位置上,印度也非法主张大片的领土。
也就是说,中印的边境问题还不止一块。
对我国来说,不管争端有多激烈,肯定是不可能把国土让给印度的,因此,印度对我国的态度自然也不好,这是中印之间矛盾冲突的一个巨大因素。
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爆发对印自卫反击的一个直接因素。
从实力的角度上说,别看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也还远没有富裕起来,但实战的能力上,却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觑我国。
毕竟抗日战争,我国赢了,解放战争时期,全美装备的国民党也被全部击垮,到了抗美援朝的时候,就算是美国人亲自参与战争,最终还是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想想看,在哪个动荡的年代里,我军的装备比60年代还要落后的多,但对外,对内的战争就没输过,由此可见我国军队的厉害。
哪怕装备水平还不是全球先进,但论打胜仗的能力,还真的是无出其右。
所以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印度可是一点好处没捞到,直接被我军打的大败而归。
按理说,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失败,总该要长点记性,起码应该知道自己的实力几何。
但谁能想到,五年后,也就是1967年的时候,印度竟然二次挑衅。
短短五年的时间,印度就忘记了几年前的失败,也实在是令人感到不解。
印度人为何一意孤行?
事实上,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印度就开始接受美国的援助,跟美国人裹在了一起。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1958年开始,短短五年的时间,美国竟然给印度提供了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
这个援助让苏联的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也是印度人信心膨胀的第一针兴奋剂。
紧接着,苏联也对印度进行了一波援助。
不得不说,美苏两个敌对的国家竟然同时对印度进行援助,这在冷战时期,可是相当少见的情况。
这是印度的第二针兴奋剂,有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支持,印度以为自己可以在世界上横着走了。
所以,印度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坐不住了,准备找我国的麻烦,而由头就是刚刚提到的边境线的问题。
面对印度的无理要求,我国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这就是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背景。
当我国全力以赴的对印度作战的时候,自然不是印度拿到一些来自发达国家援助就能抵挡的;
且不说印度人除了有点先进武器之外,各个层面全面落后,就算是美国人,苏联人亲自来,也未必能讨到好处。
所以对印自卫反击,自然是以我国大胜而终结。
到了1967年,中印之间维持了差不多5年左右的和平状态。
但这个时候,印度国内的局势出现了动荡,如果不找些由头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很可能就会导致印度的内乱。
所以,在1967年,印度明明知道打不过我国,前线军官但还是借着领土争端再度挑衅。
按照其高层最初的想法,只要中印之间开战,到时候,所有印度民众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印战争之上,这样国内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可是,印度再次低估了我国,这一次,面对印度的挑衅,我国的手段就更加凌厉了,可谓速战速决。
1967年9月,印度军队不顾我军的警告,向我国境内挺进挑衅。
起初,我军只是以警告的形式对印度进行威慑,若不是我军后援及时赶到,恐怕当时两军就要交火了。
眼看我军有备而来,印度军队在几天之后再度集合了100多人,对我军31团真刀真枪的打过来,无奈之下,守军31团只得展开反击。
在这场短兵相接的战役中,我军付出了32名战士的惨痛代价,而对方的印度士兵则至少被击毙600人。
对这个战绩,印度人自然是没办法向国内交代,原本印度国内的矛盾就挺大的,所以,印度媒体对内谎称印度军队虽然80与人,解放军损失800余人。
正因为印度媒体的造谣,使得现如今,对这场战役的真实数字已经越来越难以考证,流传在外的各种版本很多。
虽然已经很难找到真实的历史资料来还原当时的状况,但基本上我军的死亡人数在30余人,受伤人数在几十人之多,总体的伤亡数量在百人上下。
而印军至少付出数百人的代价是比较靠谱的。
在这场战役之后,其国内想要通过战争转移矛盾的希望彻底落空。
为什么印度军方虽然谎称取得了优势,但实际上,印度战败的消息还是传递了出去,怎么可能一场战役又是占据优势,又取得了失败呢?很显然,这里面的水分大的很。
印度人越是不敢直视失败,自然收获的来自民众的反感和议论就越多,原本是为了转移矛盾,不成想变成了制造矛盾。
不得不说,印度人不肯认清事实,非要侵占邻国的权利,这是妥妥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