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类院校,在中国高校中的辨识度是非常高的。

这类高校往往以其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深厚的行业资源,成为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在“双一流”高校之外,一批“双非”(非985、非211)政法大学凭借扎实的法学底蕴、区域性影响力和高就业率,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5所政法大学,虽未跻身“双一流”,却在法学教育、行业口碑和就业竞争力方面表现突出。

一、西南政法大学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之一,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法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列全国前五,素有“法学界黄埔军校”之称。

学校拥有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济法、诉讼法等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校友遍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省级司法机构。重庆、四川、广东等地政法系统中,“西政系”形成强大的人脉网络。

二、华东政法大学



地处上海虹桥枢纽核心区的华东政法大学(简称“华政”),凭借地理优势和精细化培养模式,成为长三角地区法律服务的核心人才库。

法学学科评估同为A级,国际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方向特色鲜明,与上海自贸区联动开设“涉外法治实务课程”。

三、西北政法大学



作为司法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西北政法大学扎根西安,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法治研究”,在民族法学、反恐法治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法学学科评估为B+,开设全国首个“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四、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简称“上政”)虽建校较晚(1984年),但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快速崛起为涉外法治教育高地。

监狱学、社区矫正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国际经济法方向与华东政法形成错位竞争。

五、甘肃政法大学



甘肃政法大学是西北地区唯一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公安学、侦查学、禁毒学构成特色学科群。证据科学实验室为国家级司法鉴定中心,在物证技术、电子数据取证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约40%毕业生通过公安联考进入各级公安机关,15%任职于海关、边检等行政执法部门。



这五所双非政法大学的共同特点是:聚焦细分领域、强化地域粘性、打通产学研链条。

西南政法的体系化校友网络、华东政法的国际化视野、西北政法的边疆法治深耕、上海政法的涉外突破、甘肃政法的公安特色,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对于分数未达顶尖政法院校(如中国政法大学)的考生而言,这些学校以“专业精度”对冲“名校光环”,在公务员考试、律所招聘中展现出强劲的就业韧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