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杨敏 王剑
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探访守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的新型方式。
在广汽传祺制造管理中心职业健康小屋内,VR眼镜里的景象让新员工们禁不住屏住呼吸——一大团黑色颗粒物正随着呼吸侵入虚拟人体的肺泡。“原来每天接触的焊接烟尘是这样伤害身体的!”员工陈经纬忍不住说,而在噪声体验区,冲压、焊装等汽车生产环节的各种噪声更是令人身临其境。
这个110平方米的“健康小屋”,自2023年起,已成为企业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5万名员工职业健康的教育基地,更是广东制造业开启职业健康革命的标志性场景。
广汽传祺制造管理中心职业健康小屋的噪声体验区 图/张华
把职业健康危害“翻译”成可感知的痛感
4月9日早上8时30分,员工们纷纷步入厂区。记者看到职业健康小屋正处于企业制造管理中心,紧邻生产一线。“职业病防治的难点在于很多危害看不见、摸不着,接害人员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健康小屋管理员陈华向记者介绍:“截至2023年3月,集团范围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约有5.3万人,主要涉及粉尘、噪声、苯系物等。公司投资建设这间小屋,就是让员工深刻理解在工作岗位上,做好防护,就是预防疾病。”
“点击这个按钮,我就能听到总装车间空压机房内特有的金属碰撞声。”看到仪表上的数值飙升至90.8分贝,头戴耳机的陈经纬下意识皱鼻子:“平时上班,并没有留意到噪声的危害,常常不重视戴耳塞。”他坦言健康小屋的噪声体验“比领导训话管用”。
以前是“要我防护”,现在是“我要防护”。数据印证着这场职业健康静默革命的成效:据统计,2020至2024年间,广汽传祺员工听力异常率从9.3%降至4.93%,防护用品正确佩戴率提升至98.6%。
创新员工关怀模式:引领健康企业新风尚
深圳巴士集团公汽分公司三八红旗党支部书记、车队长尧梅向记者介绍,深巴集团先后推出了深巴专属健康操、“言语温柔行动”、“宝贝计划”等特色创新活动,将关爱维度覆盖到驾驶员的衣食住行、运动、情感、艺术等。十余年来逐步建立完善健康企业体制机制,建立一支专兼职关爱专员队伍,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守护1.6万名驾驶员身心健康。
在视源股份这家科技型上市公司,关爱模式则呈现出“科技+温度”的双重特质。面对超70%的男性员工构成,企业将女职工视为“珍宝”:从“爱心妈妈小屋”到生育全周期关怀,从年度双体检到独创的“三假制度”(生理假/心理假/亲子假),系统性保障让女性管理人才占比达39%,显著高于职工性别占比。
视源股份高级副总裁、视源健康联合创始人杨慧芳表示,“自2017年起,视源股份健康管理中心——视源健康,以企业健康小屋为基础进行群体健康管理,从饮食、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深度护航健康,已经形成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企业日常健康门诊、企业健康风险防控、企业健康理念构建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制造业大省的“健康基建”突围
近年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健康体验馆”和“职业健康小屋”建设,创新探索职业健康保护新路径。据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7家职业健康体验馆、257个职业健康小屋,覆盖21个地市和大部分县区。在职业健康防护上,形成广州“职业病防治+”医防融合服务、深圳免费职业健康检查、佛山“职业健康园区”、东莞“健康副厂长”和中山“职业健康管家”等一系列典型经验。
“职业健康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广东省卫健委职业健康处负责人的观点,在全省制造业得到生动诠释。截至2024年,全省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达18万家,位列全国第一;为企业减少直接健康损失超3亿元。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