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召,推动育人方式转型,江苏省教育学会于2022年正式启动“江苏省基础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研创工程”,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4月28日,该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南通召开,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凭借其“建构儿童高品质语文生活”的创新实践成果,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为全省基础教育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样本。
项目领衔人姜树华提出高品质语文生活以“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为双核引擎,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他的引领下,项目团队精心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以“一根主轴(“言意共生,以文化人”)、双向动力(外生力+内驱力)、三级目标(语文生活、语文生态、语文生命)、四域融合(课堂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四步路径(用以致省、省以致求、求以致学、学以致用)、六大策略”(场景链接、图式建构、具身学习、解构立新、流量汇聚、自成一格)为支撑,有效打破传统课堂碎片化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更加系统、全面、高效的语文学习环境。同时,项目团队依托“校 +”数字评价平台,创新开发“语文生活”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动态追踪与“过程性增值评价”全覆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推进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在现场展示环节,专家、领导们深入参观研创项目成果展,对项目组通过跨学科融合、AI技术赋能、语文教育场景重构等创新手段,以儿童为中心重构语文教育生态的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这一模式让学习回归生活、回归成长的育人理念。
节目展演环节,紫琅少年演绎的《愚公移山》与《范公堤》惊艳亮相。《愚公移山》通过阅读感悟、艺术呈现与多维思辨的有机融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对话经典、在表达中传递思想、在创作中绽放灵性,生动诠释了语文教育的高品质追求;《范公堤》则聚焦江海文化,以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为笔触,让历史人物“活”起来、家国情怀“立”起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主题沙龙环节,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建忠担任主持,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围绕“非正式”学习语文生活、整本书阅读生活、单元整体语文教学的系列设计、成果展示与课例说明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项目汇报环节,姜树华围绕“构建儿童高品质语文生活的创新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主题汇报。他详细阐述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宝贵经验与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与会者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思路。
专家点评环节,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标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陆志平对“儿童高品质语文生活”研创工程从理念到行动、从探索到升华的完整脉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项目主持人姜树华持续发展教学主张、精准把脉课改方向、系统建构操作范式、积极探索新时代育人路径等先锋举措。
中国教育学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亲临现场,高度肯定了“构建儿童高品质语文生活”的先导示范、价值意义、务实操作,深刻践行了研创工程“育人为本、创新为魂”的核心要义,他勉励项目领衔人以“躬身入局”的姿态,立足本土教育生态,直面育人痛点堵点,在“真问题”中淬炼真本领,在“深研究”中孕育新突破,共同书写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贡献江苏智慧!
本次推进会以“实践—反思—辐射”为主线,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创新实践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未来,江苏省基础教育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探索育人方式转型新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