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让人失望的伊朗!

4月27日,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报道,伊朗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26日发生的爆炸已造成40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7日晚在霍尔木兹甘省首府阿巴斯港召开的危机管理会议上表示,沙希德拉贾伊港的管理状况不可接受。该港口长期存放着12万至14万个集装箱,如此数量的集装箱使港口处于无序状态。佩泽希齐扬指示要为受影响的家庭提供全面支持。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7日要求对沙希德拉贾伊港爆炸事件进行彻底调查,表示绝不姑息任何疏忽或蓄意行为。

关于伊朗沙希德拉贾伊港的爆炸事件,确实令人痛心。哈梅内伊的态度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如此重大的事故面前。

但是,伊朗近年来类似的“意外”事故频发,从核设施遭遇神秘破坏,到前总统莱希所乘直升机坠毁导致身亡,再到如今港口发生严重爆炸,每一次事件都让伊朗伤痕累累。这些事件,好像是意外,可细细探究起来,却又充满了不合常理的疑点,尤其是伊朗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敏感的国家,更是需要彻查,给民众一个交代。

02 美国阴谋得逞

沙希德拉贾伊港是伊朗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承担全国85%以上的集装箱装卸任务和55%的非石油货物进出口总量1510。其年处理货物量达8000万吨,覆盖从机械设备、消费品到矿产和农产品的广泛贸易领域,是伊朗连接全球贸易的“经济命脉”。


而在这个关键时期,美国和伊朗正在进行核谈判,伊港惊天一爆,尽管伊朗方面才刚宣布彻查,尚无证据表明外部势力介入,但事故的发生可能会被解读为破坏行动,并且加剧地区紧张。

而且,长期以来,美国凭借着自身的霸权地位,对伊朗实施了全方位的制裁。从经济领域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限制其对外贸易结算,到军事上的围堵和威慑,美国的种种行为,严重阻碍了伊朗的正常发展。

美国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妄图控制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毕竟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谁掌握了石油,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世界经济的命脉;另一方面,美国也想借此打压伊朗在中东地区不断增强的影响力。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维护自身的主权独立和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与美国想要在中东地区建立霸权的目标背道而驰。


在长期的制裁和外部压力之下,伊朗国内的管理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以说,伊朗的管理体系如今被渗透得像个筛子。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在伊朗内部制造混乱,破坏伊朗的稳定发展。这也使得伊朗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就拿这次港口爆炸事件来说,如果管理体系足够完善,安全措施足够到位,或许这场悲剧本可以避免,又或者造成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

03 结语

中国真的恨铁不成钢,真的!2023年3月,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世纪复交,并且与伊朗进行贸易合作,让伊朗有经济作为支撑,加上伊朗本就不羸弱的军事实力,应该是发展越来越好,应该是足以整顿内部,并且抵御外部霸权势力的。但或许,我们高看了伊朗,或者是低估了伊朗内部的不安定因素。

没有安内,有何谈平外?

这次,伊朗必须真的彻查,而不是再一次以“意外”轻描淡写告终,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关注伊朗的处境,帮助其改善内部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