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西班牙突发大规模停电,65%的地区长时间陷入黑暗,政府紧急出动2万警力维持秩序。虽然官方将原因归结于极端气象,但这场危机引发了对西班牙能源政策的广泛质疑。影响范围覆盖整个半岛大部分地区,迫使西班牙内政部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在马德里、安达卢西亚、埃斯特雷马杜拉和穆尔西亚等地区启动了国家三级紧急响应机制。



自2019年起,西班牙政府决定仿效德国,逐步关闭全国所有核电站。根据计划,4座核反应堆将在2030年前关停,剩余3座将在2035年退役。核能目前承担了西班牙约20%的电力供应,一旦关闭,空缺预计主要由太阳能和风能弥补。



此次停电波及范围广泛,影响了包括马德里、巴塞罗那等主要城市在内的多个地区,导致交通信号灯失灵、公共交通停运、通信中断以及医院等关键基础设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于对公共安全的考虑,采取了加强警力部署的措施,以确保城市运行的基本秩序和市民的安全。





德国早已为这种选择付出惨重代价。



德国在福岛事故后全面弃核,大力发展风光能源。但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受天气影响严重,德国不得不依赖天然气作为基荷能源,德国实际上变得更依赖天然气,尤其是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北溪一号”、“北溪二号”输送)。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断供,德国能源价格暴涨,经济深受打击。简单讲,德国弃核本来是想变“更绿色”,但现实是短期内变得更脆弱、更被动了。

西班牙是否会步德国后尘?答案取决于它的能源依赖结构。

目前,西班牙天然气主要来自阿尔及利亚,通过Medgaz海底管道直接输送,此外还大量进口来自美国和尼日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极低,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因此,短期内,西班牙不会像德国那样受制于俄罗斯。

但问题远未结束。西班牙虽然不依赖俄罗斯,但它依然严重依赖外部能源供应。阿尔及利亚政治局势并不稳定,一旦北非出现动荡,或者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西班牙同样难以幸免于能源危机。

更关键的是,一旦核能被彻底淘汰,可再生能源又不能保证稳定供电,西班牙将没有坚实的电力底盘支撑。风停日落,电网崩溃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继续盲目弃核,未来可能重蹈德国覆辙;如果理性调整能源政策,延长核电使用寿命,加强储能与基荷发电建设,才有可能在能源转型中保持独立与安全。

大停电已经敲响警钟。问题是,西班牙是否能听懂这次警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