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4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梵蒂冈出席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进行了短暂会晤。这也是两人自白宫争吵以后,第一次会面。

有意思的是,这次会面之后,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有所改观,不仅抨击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继续轰炸,还认为普京“也许并不想停止‘战争’,只是在敷衍我”。

而就在三日前的4月23日,一度备受瞩目的乌克兰问题美乌英法德五国会晤在英国伦敦陷入僵局。原定出席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取消伦敦行程,改由乌克兰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率团参会。外交“降级”引发连锁反应,德法两国随之也降低了代表级别,主办方英国最终被迫“推迟”原定的部长级会晤(实际上是取消)。

据一位匿名美国高官透露,美乌在停火框架和时间表上存在重大分歧。乌克兰当局明确表示“特朗普和平计划”需大幅修改,强调关键细节缺失导致无法接受提案。乌总统泽连斯基更公开划出红线:“他们可以试图逼迫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但乌克兰永远不会同意。”

欧盟国家在此次风波中坚定支持乌克兰立场,集体表达对美国提案的不满。俄罗斯方面也提前声明不会轻易接受美方条件。面对多方抵制,特朗普在俄乌和平问题上夸下的海口,一再面临食言窘地。


4月26日,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教皇葬礼上举行短暂会晤。 视觉中国

特朗普的和平提议

为了让各方尽快接受美国的“和平提议”,特朗普本人此前特意发出了美国可能退出乌克兰和平进程的警告。特朗普说:“同意它,否则我们将不会继续前进”,与此同时,美国媒体陆续报道称,这是特朗普的“最后提议”,可以稍作修改和完善,但不能被拒绝。

这一和平倡议是否真的会成为“最后的提议”,时间将证明一切。但目前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美国提出的第一个和平计划。特朗普在选举前声称他有一个“很棒的和平计划”,并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战争,但在当选后他食言了。

美国的提议仅有一页纸,很明显它不是该提议的最终版本,而只是对其主要内容的概括性描述。

以下是美国提议的关键点:

1.俄罗斯和乌克兰应当立即实现长期性的停火。 2.乌克兰将获得由欧洲国家组成的“维和部队”提供的“可靠安全保证”,美国军队不参与“维和部队”。 3.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以及俄罗斯占领的赫尔松州、扎波罗热州、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部分地区归属于俄罗斯。目前的军事接触线将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土的分界线基础,但前提是:俄罗斯应从哈尔科夫州撤出,乌克兰应从别尔哥罗德州和库尔斯克州撤出。此外,扎波罗热核电站也将被赋予“特殊地位”,名义上仍归属于乌克兰,但其运营将由美国接手,其生产的电力将供应给乌克兰当局控制的领土以及俄罗斯控制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 4.俄罗斯将获得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的承诺,但乌克兰可以加入欧盟。 5.俄罗斯承诺不干扰第聂伯河的航运。 6.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将被取消(文件未明确这是否包括欧盟的制裁措施),美国恢复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和合作。 7.乌克兰的重建援助由美国负责,乌克兰应与美国签署一项关于自然资源利润分配的协议(没有规定具体细节和内容)。

很明显,这是一份偏向俄罗斯的“和平计划”。所以,乌克兰当局对此反应冷淡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收到这份“和平计划”后,乌克兰当局很快便作出了反应:泽连斯基先是在4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和平计划“是提议、信号、想法、愿景”,但“不是向乌克兰提出的正式提议”,并装傻充愣地表示乌克兰还没有收到美国的正式提议:“重要的是:如果有官方提出这样的提议,我们会立即以官方提议的形式做出反应,并且你们会知道的。”

然后在4月23日伦敦会晤后,泽连斯基又突然给出了明确声明称乌克兰准备进行谈判,但拒绝投降:“今天,当乌克兰代表团在伦敦与合作伙伴会面时,我们重申我们的原则立场:乌克兰准备进行谈判,但不会投降。我们的人民不会接受伪装成和平的冻结冲突。”

该声明由乌克兰第一副总理斯维里登科在X平台上用英语发布。尽管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及美国,但其声明内容中明确拒绝了美国的和平计划。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站在乌克兰一边。马克龙办公室在4月23日发布了一份单独声明,称“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及其欧洲抱负不是和平谈判的议题”。这意味着乌克兰和欧盟都对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没有任何兴趣。

特朗普的“和平计划”存在什么问题?

乌克兰已经表明了强硬立场:一是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等领土的吞并;二是保留自主选择加入北约或欧盟的权利,拒绝俄罗斯永久否决其加入北约的诉求;三是任何停战协议必须以可靠外部安全担保为前提,同时强调不会接受限制乌军规模和进攻能力的条款。乌克兰当局维护其红线的态度是坚定的。而这正是特朗普“和平计划”的最大问题所在。

目前,舆论集中关注的是乌克兰当局和特朗普关于克里米亚地区归属的立场。乌克兰当局对此态度强硬,特朗普则以他一贯的夸张风格指责泽连斯基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但他又宣称“克里米亚问题不是签署和平协议的障碍”。

“没有人要求泽连斯基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领土”,特朗普在X平台上写道。看他的描述,克里米亚问题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缓和余地。因此,克里米亚问题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更严重的问题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那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否能真的“合作”达成真正的和平?

首先,俄乌问题和平协议需要的是俄乌双方的共同认可,随后还需要双方议会机构的批准,在这种情况下,能让双方接受的“和平协议”不太可能出现。国家间协议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妥协。无论协议偏向哪一方,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否有足够多的官员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并“青史留名”?显然,达成和平协议的人为阻力是难以想象的。

以特朗普和平计划中关于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处理条款为例。核电站目前由俄罗斯控制,但在名义的法理上仍属于乌克兰,而在特朗普和平计划中,美国将获取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实际管理权。

也就是说,根据特朗普和平计划,俄罗斯要承认扎波罗热核电站在法理上归属乌克兰,乌克兰要放弃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实际管理权,最后真正获得利益的只有美国。毫无疑问,俄乌双方不会一致接受这种“屈辱条款”?乍一看,这些是小问题,但它们最终都会演变成严重的问题。

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同样是焦点问题,特朗普和平计划对此的相关规定并不具体。这也给后续各方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合理解读”留出了空间。例如,特朗普只是承诺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但“可能加入欧盟”,并没有说明北约军队是否可以直接干预乌克兰局势。这种比较模糊的表态使乌克兰保留了引入北约干涉、甚至在未来加入北约的希望。这是一种乌克兰当局可以接受的说法。

但俄罗斯是否会接受这样的“模糊表态”仍存疑。普京大概率会要求美国详细说明和平计划有关北约的条款,并要求北约完全停止对俄乌问题的干涉。而这种说法与乌克兰当局的“红线”不符,也与欧盟的立场不符。

总之,目前美国的“和平计划”引发了大量且严重的分歧。而美国也没有给出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问题的答案出现之前,讨论俄乌和平的最终协议都为时尚早。


当地时间4月25日,普京和威特科夫在克里姆林宫会谈。 美联社

极限施压失效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的强硬表态再次激怒了美国。毫无疑问,泽连斯基会在之后面临特朗普盛怒下的持续施压。但对于特朗普来说,泽连斯基的强硬也非常令人头疼,他的“极限施压”被证明已经不再那么有效:不仅未能改变乌克兰和欧盟的立场,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要么兑现退出谈判的承诺,从此令美国影响力抽离俄乌问题,要么再次食言,进一步破坏美国在世界上的公信力。

特朗普食言并非没有先例:之前停止对乌军的武器和情报援助的威胁就是在不久之后被他自己收回,这种“极限施压”手段曾经是美国在与乌克兰和欧盟接触时的“核武器”。“极限施压”的破产使特朗普和美国的公信力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为它最终证明,无论哪一方做出最大让步,特朗普都不会将让步当成谈判诚意,而只会变本加厉地讹诈索取。

俄乌问题谈判的数次风波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伦敦会晤失败后,特朗普再提退出谈判一事。为了解决问题,特朗普甚至可能已经开始考虑进行单方面行动。例如,承认克里米亚及其他乌克兰俄占领土归属于俄罗斯领土、解除对莫斯科的制裁以及恢复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这些都不需要征求乌克兰和欧盟的同意。

因此,现在乌克兰和欧盟正试图将美国保留在谈判进程中,并说服特朗普不要采取单方面行动。北约秘书长吕特在4月24日紧急出访美国,泽连斯基更是公开向特朗普喊话称“非常不希望美国退出谈判”。另一方面,美国进行单方面行动会付出沉重代价,会在短期内损害美国的声誉,并在长期内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这是特朗普“极限施压”举措的必然结果。

问题将如何发展

在乌克兰和欧盟处碰壁后,特朗普转而选择对俄罗斯进行施压,试图令俄罗斯接受他的“和平方案”。4月25日星期五,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举行会晤,这场会晤是决定俄乌问题未来走向的焦点事件。然而,尽管特朗普做好了向俄罗斯施压的准备,但俄罗斯显然也并不准备理会他的“极限施压”。

核心问题在于美国在乌克兰非军事化的问题上并未表现出任何诚意。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将要求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和平协议中,承认乌克兰有权保留武装力量和军工部门。这实际上仍然延续了拜登政府通过军事援助维持乌克兰军事能力的旧策略。不仅如此,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缺乏对俄外交经验也是一个重大隐患。负责沟通的专人缺乏经验极容易导致美国误判俄罗斯战略底线,最终可能造成特朗普政府的期待值与现实的落差。

从俄方最近的表态来看,俄罗斯似乎大有全盘接受几乎所有美国提议的意思,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双方仍在继续就解决方案进行接触,但还有许多细微差别需要讨论。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也发表了类似言论。他说:“美国总统相信,而且我也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统在声明中提到了一项协议,我们已准备好达成协议。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商定,我们正在参与这一进程。”这一切都表明俄罗斯既想维持谈判进程,又不愿进行任何实质性让步的立场,表面积极的外交辞令与俄军近期在前线的军事动作并不相符,也是美俄谈判脆弱性的体现。

特朗普所谓“对俄施压”与“期待协议达成”并存的矛盾表态,实际上暴露了特朗普既想维持制裁威慑,又急于达成外交突破的两难处境。

特别是在乌克兰军队的问题上,西方和乌克兰“维持乌克兰武装”的要求与俄罗斯“消除乌克兰军事威胁”是根本对立的,这是达成任何实质性俄乌和平协议难以跨越的障碍,也是特朗普面临的核心问题:俄乌在停战内容方面没有任何共识,只有一个极为笼统的“停战愿望”。这种原则上的分歧使俄乌问题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和平协议”解决,而美国既无能力也无意愿去提供俄乌双方都想要的“产品”。

当前的美俄谈判进程是典型的大国博弈困局:表面积极的外交互动无法解决深层次的利益分歧和对抗。未来两周的谈判窗口期将验证各方的真实意图,但基于现有态势判断,实质性突破的可能性仍然渺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