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审查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制度。唯独伊朗的电影审查条例,严苛到足以堪称"艺术绞刑架"——
不得违背伊斯兰教原则、禁止女性角色在银幕上摘下头巾、禁止用艺术手法向观众展示社会腐败堕落、作品隐喻女性权益缺失就要被判监禁和鞭刑……
2022年9月16日,22岁的马赫萨·阿米尼在被伊朗道德警察逮捕的三天后死亡。逮捕理由是以“不当方式”佩戴头巾,没有完全遮住头发。
尽管创作环境如此窒息,伊朗电影仍不断涌现出电影艺术大师。多次获得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现实主义题材《樱桃的滋味》,阿巴斯导演作品,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讲述一个厌弃生命的中年男人,寻找帮自己办后世的好心人的故事。影片通过男主角巴迪与不同人物的对话,深刻探讨了生命、死亡等议题。
儿童题材《小鞋子》,导演马基德·马基迪,获得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讲述一个贫困家庭中的哥哥不慎弄丢妹妹的鞋,于是兄妹俩轮流穿一双鞋,哥哥也努力赢得新鞋的故事。影片也被誉为“献给成人的童话”。
喜剧题材《出租车》,导演贾法·帕纳西,获得第56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片采用伪纪录片的手法,将摄像机隐藏在出租车内,记录司机与不同阶层、背景的乘客的真实互动,用一段有趣而戏剧的旅程,揭示伊朗社会种种问题。出租车司机也是导演本人。
再比如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获奖无数的家庭片《一次别离》,影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中产夫妻纳德与西敏的离婚事件,以此深刻探讨婚姻、家庭、道德等社会议题。且只用30万美元拍摄成本,获得了2300万美元票房。
有形的镣铐
YIQIYINGCHUANG
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惯性是:严苛的尺度只会阻碍电影艺术发展,也是经济文明落后的体现。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充足发展到一定阶段,电影需要也应该演变向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分级制度。
因此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什么都不能拍,才没有好电影”、“删减镜头把叙事破坏了”等等诸如此类。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
但正如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在公开采访中所说:“在伊朗,导演们也不会跟审查制度作对,我们在努力寻找新的创作手法。”
因此我们得以看到像《一次别离》《小鞋子》《樱桃的滋味》《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等等质朴的、现实与诗意交融的深邃故事。
电影《一次别离》
从写戏的角度,伊朗电影之所以能做到——只讲一件简单的小事,但却能从普通人、平凡事中,温和地、通俗易懂地挖掘出人类最普世、最深层的情感,很重要一点是精准抓住“戏核”的能力。
常规思维下,写作者为了让故事好看,会以创作“与日常平淡生活体验形成对比的刺激冲突情节”为目标去吸引观众。但这只是表象的“冲突”。
仅从事件和人物出发构建戏剧冲突写出的故事,纵使短期内获得好的数据,远远达不成直击人心、反映时代、获得社会意义普遍反响的深远影响。
击穿本质理解“戏核”是什么就会发现:冲突事件只是社会议题当中表象的人与人或人与外界的冲突,“好的戏归根结底是在写——人与自我的冲突”。
伊朗这个“神奇国度”有如此让人惊叹的创作力,也是基于导演极其精通剧作。
创作理论+创作理性
YIQIYINGCHUANG
编剧韩佳彤在《剧本创意技巧与表达思维》分享课上通过分析《一次别离》,解释了导演的创作“戏核”。
以《一次别离》中“流产事件”分析在剧作中如何深层构建“人与自我的冲突”:
怀有身孕的瑞茨在纳德与西敏家做女佣期间意外流产。出于对宗教信仰的服从,瑞茨一口咬定自己流产是男主人纳德推攘所致,其丈夫去法院起诉了纳德。
纳德接到法院传票后对瑞茨说:“我愿意赔偿,但请你对《古兰经》发誓,你流产是我害的。”
再次出于对宗教信仰的服从,瑞茨在即将拿到赔偿金后坦陈,自己腹中胎儿在流产前一天就已经出现问题,并对女主人西敏说,害怕如果收了钱,自己的孩子会因此受到惩罚。
细分析这段戏好看又耐人寻味的原因,就在于导演给瑞茨设计的——面对“信仰”的两难抉择冲突。
在信仰面前,瑞茨需要是默守陈规的好妻子,怀有身孕出来工作替负债累累的丈夫分担家庭,因不能违背教义帮助陌生男人换衣服,对丈夫隐瞒流产真相。
同样在信仰面前,瑞茨被约束在善良、隐忍、诚实、守信,这些美好品质里。
构建瑞茨面对“信仰”的两难抉择同时,导演也通过《古兰经》的细节,让观众对标自己的普世价值观。因此,回到剧作层面,写戏时构建的真正的“冲突”是什么?
编剧韩佳彤在分析影片时给出答案:是主题思想的A/B面,主人公核心价值观的冲突。
故事情节的推进也始终围绕主人公两种价值观循环往复地自我较量展开,直到最后出现绝境,“冲突”进展到高潮,故事进入到主人公的“抉择情境”,最终的自我较量也决出胜负。
而设计两难抉择情境的原则,韩佳彤老师给出的指导答案是“两善择其一;两恶取其轻”。
想了解公开课完整内容,可以点文末原文链接看完整视频,时长大概100分钟。
也可以直接了解她的系列剧作理论课程《剧本的创意技巧与思维表达》。课程第一节「剧本创意技巧」中,她会进一步详细拆解“如何构建故事的戏核”、“如何深度理解创意与表达的关系”、“如何设计好故事的A/B线”。
让你的写作有“市场意识”
YIQIYINGCHUANG
剧作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学习磨炼,但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如果直观概括她值得你跟学的原因,可能是这三点:会写剧本;会教写剧本;会运作剧本。
为什么说“运作”? 做内容的人都知道,剧本交易是卖方市场,先被市场“认可”的好故事,才能拿到创作话语权,有机会获得高回报。从事剧本创作、教授剧作课程之外,她也创办自己的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担任制片人。浸泡在影视文化产业链多年,从创作源头,到终端市场,她都一直在参与。
因此,总结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一方面是从创作源头学习创作理论的应用; 另一方面更要有“市场意识”地去“理性创作”,在理论规则框架内“自由表达”,创作出被市场、观众接纳的作品。莫言曾说:“审查制度对作家而言是新的创新。”市场规则同样如此。
关于课程内容,除了前面提到的“剧本创意技巧”,还包括剧本选材、结构等,下面是课程学习目录:
5月29日-7月3日期间,每周四晚七点开始时长两小时的线上学习。
熟悉「益起映创」的学员对韩佳彤老师都不陌生。在「益起映创」(原后浪电影)授课多年,已经指导并陪伴数百名学员学习成长。过往教过的学员里,有的已经是有独立作品的编剧,有的在文案创意、编导、短视频、新媒体等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也是这次课程希望带给你的——从学方法,到学有所用,最好有所成。
这里的成不是保证你写出多成功的作品。从弄懂写作的奥义到精通其中窍门,比如如何从庞杂的人、事中抽丝剥茧,找到最核心的生命力;如何打捞个体故事中最动人的细节,抵达观众内心深处。需要漫长的时间打磨自己。但开始并坚持,直到在创作中抵达真正的自由,相信你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成就感。
5月29日-7月3日期间,每周四晚七点,开始线上两小时的直播学习。6次直播课+6周社群互动交流。学习费用是每人699元,3个人抱团学习可以再省100元,每人599元。开课时间5月29日,报名抓紧。
报名课程,扫二维码先加小助理好友↓
作者丨轻舟
排版丨阿塔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起映创的新老朋友们:
我们专注影视教育12年,提供300+门课程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助力超100万爱好者与从业者成长。现在发起"学电影"用户调研,填写问卷即赠100元课程券。您的意见将帮助我们更好陪伴电影人"一起硬闯"!
扫码填写问卷(1分钟),领取福利>>
益 起 推 荐
关 注【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