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街贯古城,一场长梦梦烟火,走上建水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就像走入了一场充满了人间烟火和时光韵味的梦。全长1500米的特色街区像古城的一道脊梁,作为主干道贯穿了古城核心保护区,成为游客游览古城的必经之路。
游人往来不绝的临安街区图源:“古城建水”微信公众号
穿过东边的迎晖门,走上朝阳楼欣赏朝阳,阳光在城墙上游走,抚过砖墙上斑驳的时光刻痕,向城内眺望,青黑的飞檐与石墙正随着晨光醒来。踏上青石板路,两边林立的商铺早已开门迎客,随着翻腾的水汽一同涌出店门的是米线和汤的香气,当地居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小小的店铺中塞满了店主的吆喝声和食客互道早安的声音,新的一天已经拉开了序幕。
跟随晨风走出主路,漫步在青石板上,穿过翰林街的牌坊,两旁是青黑的飞檐翘角,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檐下,随着由远到近的吆喝声微微晃动,挑着扁担的村民与你擦肩而过,筐篓中的水果抖落颗颗晨露。
早晨的古城小巷图源:“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
顺着石板路走到朱家花园门前,仅从大门就能感受到这座被誉为“滇南大观园”的园林式私家花园的恢宏气势:大门为有厦垂花门楼,三叠水式;门头三重檐枋高下排列,错落有致,其上雕刻雕工精致、造型生动。走进大门,房舍鳞次栉比,院落层层相套,巷道纤曲通幽,亭台轩榭林立,花草树木繁茂。路过大小房舍214间,穿过天井42个,巨大的园林是微缩的凝固的时光,今朝的每一步都跨过了昨日的月洞门。
“滇南大观园”——朱家花园图源:“文旅建水”微信公众号
带着昨日的故事走回主路,机器旋转的声音带着你的脚步拐向街边的店:拉胚机嗡嗡作响,窑中火焰不熄,匠人的手几番变化,光滑的初胚已然成形。成品陶器造型优美,花纹古朴,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亲身体验“阴刻阳填”,制作属于自己的紫陶制品。
揣着亲手制作的成品,烤豆腐的香气簇拥着你走进街边的小店,点上几份烤豆腐、烤洋芋、建水烧麦……再配上一碗鲜香扑鼻的草芽米线,诗意在怀中,生活在碗里。
在匠人手下逐渐成形的初胚图源:“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
在古城中择一处民宿暂居歇息。青石院落、雕花窗门、四方天井……坐在回廊之下,品一盏清茶,享一晌阳光。
夕阳西下时,阵阵烧烤的香气诱惑着游人踏出小院,走进街边的小店,点上几份外酥里软的烤豆腐、外焦里脆的烤洋芋……再配上一碗用建水紫陶蒸煮的汽锅鸡,人间至味不过如是。
围坐烧豆腐摊图源:“文旅建水”微信公众号
朝阳楼上闪耀着五彩霓光,庄严肃穆的历史建筑与现代科技结合,碰撞出时光的裂隙;高悬的灯笼照亮长街,穿着各式各样汉服的游客或是工作人员与你擦肩而过,衣袂翩翩,嫣然巧笑间,过去和现在又再度折叠。
灯光点亮朝阳楼图源:“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
回到暂居的小院,枕着星月做一场雕栏玉砌的梦,梦的尽头还有临安府署、文庙、学政考棚等古老建筑静默伫立,等待着你来倾听掩埋在岁月里的故事,寻觅古时的印记。在建水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里的悠悠烟火中,挖掘关于时间、文化和生活的宝藏,慢享时光。
资料:“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文旅建水”微信公众号
编辑:朱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