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打撤”赛道又要变天了?


文|星晖

编|陈梅希

倘若聊起2022年夏天问世的“搜打撤”FPS手游《暗区突围》,恐怕多数玩家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么一幕:

灰黑白构成画面基调,硝烟伴随雾气弥漫,下一秒,剧烈的枪声忽而爆发,一抹振奋人心的金芒闯入视野……


图源微博@暗区突围

在这幅图景背后,紧张氛围下“恐惧”与“贪婪”并存的人性张力,正是当下“搜打撤”品类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飞速崛起的最大原因。

3年时间过去,中国游戏市场内跟进“搜打撤”的选手越来越多,成名已久的射击大作纷纷将之作为新模式推出,钟情于此的受众群体更是不断壮大,“搜打撤”俨然成了射击赛道最不容忽视的增量所在。

恰在此时,《暗区突围》这个起初被贴上“小众”标签的本土“搜打撤”先行者,竟然又带着新装备杀回了日渐喧嚣的战场。

4月1日,腾讯魔方工作室群宣布《暗区突围》端游国服定档4月29日。一个月后的今天,这款名为《暗区突围:无限》的IP新作正式上线。重临卡莫纳的“暗区”粉丝们,就这样从陌生的风里嗅到熟悉的枪火气味。


图源《暗区突围:无限》官网

由“小众”手游走到“大众”端游,《暗区突围:无限》究竟经历了多少改变?面对全新的“搜打撤”竞争格局,魔方工作室还能如愿“突围”吗?


从手机到电脑的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用“《暗区》端游”来定义《暗区突围:无限》,恐怕会令不少人掉入思维误区。

事实是,它对幕后团队而言并非手游转PC的简单移植,而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产品。

用魔方工作室总裁Enzo的话来说,《暗区突围:无限》是“纯粹的端游”——这个词虽然听着理所应当,但真要放在现阶段的行业语境下,却显得十分不寻常。


图源微博@暗区突围

要知道,近年来主流游戏厂商所秉持的多端游戏思路都是“互通”:不仅要内容互通、用户数据互通、登录方式互通,甚至希望移动端、PC端乃至主机端的游戏体验都能保持统一。

而业界之所以定此目标,主要是形势所迫。在存量竞争的大背景下,所谓的“主副游”叙事从侧面映照出了游戏行业的集体焦虑——轻量级游戏舍不得重度化发展的诱惑,大制作项目也不甘心丢掉玩家的碎片时间。

所以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团队倾向于打造一款定位模糊、主副通吃的产品。它最好既像主游那样能在电脑前占据用户深度游玩的大把时间,又像副游那样吸引用户不时打开手机,用坐一班地铁的闲暇刷完日常任务。

从这个角度看,多端互通游戏无疑是覆盖全场景的最优解。但问题在于,理想状态在实践中很难达成,不同设备平台之间的性能差异没法用“优化”二字简单抹平。

比如,叠纸旗下开放世界换装游戏《无暇暖暖》公测初期,就曾因为移动端表现与PC差距明显而引发不少调侃。但麻烦的是,假如开发者为了拉齐多端体验而做出妥协,那么性能负担减小后的产品很可能又达不到玩家与日俱增的大作预期。


《无限暖暖》移动端的方块烟花,图源小红书@粥粥酱汁

于是,多端游戏最终往往只能侧重一端。到底是让电脑变成手游模拟器,还是让手机默默承受发热卡顿的压力?这是一道千古难题。

哪怕是因多端模式领跑行业而著称的米哈游,至今也很难摆脱《原神》《绝区零》等游戏用户对手机端“搓玻璃“的陈年抱怨。

而这一次,《暗区突围:无限》给出的答案相当果决——既然高规格与广适配度难以兼得,那就直接断去对后者的念想,盯紧高品质PC游戏的方向撒腿跑。

诚然,这和同行的“互通”思路背道而至,客观上造成了用户分流。但与此同时,被分流出来的新场景自身,却也因为够专一而增添了另一种竞争力

比如在月初的定档发布会上,《暗区突围:无限》的执行制作人Dave曾着重介绍了这款端游在沉浸度上所做的努力。你很容易发现,当制作团队抛却移动平台的性能限制,许多《暗区突围》不曾具备的特性都在端游里实现了。

不说画质上的显著提升,光是高度拟真的动态天气系统,就足够《暗区突围:无限》和“搜打撤”手游们拉开差距。

端游里,一场狂风骤雨能带来许多变数:嘈杂的雨声、降低的亮度、模糊的视野……连一些游戏装备都会受到天气影响。电脑前的玩家仿佛身临其境,不得不应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作战难度,并因此改写下一步决策。

这种同时拉扯视觉体验和玩法体验的动态感,显然是移动端很难想象的。


图源《暗区突围:无限》官网

或许,在某个从耳机里听见雨中细碎脚步声的瞬间,玩家可以忽然理解,为什么魔方选择在多端时代做这么一款“叛逆”的纯端游。


“搜打撤”玩法的再思考

除了多端开发之争,《暗区突围:无限》还回应了另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时下当红的“搜打撤”玩法,到底该朝哪个方向迭代下去?

距离《暗区突围》手游上线至今,已经过去了近3年时间。如果再算上3年开发历程,魔方工作室群对“搜打撤”玩法的探索其实已经持续了6年之久。正是这一过程中积攒的海量用户数据与反馈,最终推动了《暗区突围:无限》的一系列变革。

谈及“搜打撤”的品类痛点时,执行制作人Dave收集了不少来自用户社群的真实吐槽,并用一句扎心的“搜不到、打不过、撤不了”概括玩家的烦恼。

那么相对应的,端游要做的就是让玩家“搜得到、打得过、撤得了”。

首先,在既往印象中拼运气的搜集环节,《暗区突围:无限》调整了资源投放思路,主动增加了高价值容器的数量。

同时,为了避免物资过分集中造成的体验失衡,游戏不仅大幅提升了整片地图中的散点物资位,而且有意识地将核心区域容器匀至地图外围。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调整后,农场地图外围的物资分布比例达到了65%,北部山区地图的散点物资位提升了131%,而且上线后有望再度增多。

这样一来,玩家们跑图搜集的选择变得更多样,至少不必局限于少量特定路线,部分用户对“狭路相逢”的焦虑自然得到缓解。


图源《暗区突围:无限》官方公众号

其次,在维系基本玩法框架的前提下,《暗区突围:无限》也着力降低了对局压力,尽量做到“不逼战”。

比如,游戏优化了出生点设计,以此避免“开局即打”的极端体验,为其他路数的玩家留出操作空间。再比如,通过减少对局人数,《暗区突围:无限》对单局游戏的交战烈度做出了调整,并同时增加带入价值上限的新规则,从另一个角度辅助平衡对局强度。

最后,在品类标志性的撤离环节,开发团队也改写了许多规则,给予玩家呼唤已久的“撤离自由”。


图源《暗区突围:无限》官方公众号

一方面,游戏在全模式全地图中都设置了常驻撤离点,留下保底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从撤离点全身而退的难度也被全面下调,等待时间变得更短,周围的掩体保护则得到增加。根据官方的说法,种种举措将帮助玩家提升多达50%的撤离率。

以此为依托,不论你是谨小慎微的搜刮爱好者,还是大开大合的狂热刚枪派,都能找到更轻松的方式告别舞台,减少最后关头马失前蹄的挫败感。


图源《暗区突围:无限》官方公众号

总的来说,针对“搜打撤”玩法的每个核心元素,《暗区突围:无限》几乎都进行了二次设计。在一些被诟病已久的品类痛点上,这款新游戏也给出了自己的解法。虽然有些方案不见得是标准答案,但它们至少源自用户的真实声音。

毕竟,玩家认可与否,才能最终定义每一个新兴品类的未来。在这一点上,听劝的《暗区突围:无限》算是开了个好头。


魔方工作室群的冒险‍

对于魔方工作室群而言,《暗区突围:无限》可谓意义重大。

它眼下的成熟面貌可能会让很多人忘记,这其实是魔方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端游产品。

而另一个更多人已经忘记的事实则是,魔方其实是腾讯游戏唯一一个页游起家的工作室群。魔方总裁Enzo曾在采访中坦言,早期的人才禀赋特征让工作室在手游时代落后了半步,团队页游出身的工程能力和资产积累一度令他生出强烈的危机感。

但到了今天,当魔方掏出一款定位如此垂直的端游作品时,它在以“重”闻名的射击游戏赛道却分明扮演起了“老炮儿”角色。


图源魔方工作室群官网

强烈的反差不是爽文桥段,而是一个跨度漫长的真实冒险故事。

回头看,整个《暗区突围》IP都是魔方豪赌的结果。遥想手游立项之初,面对尚未经过验证的新赛道,魔方就敢以ALL IN姿态投入两三百人的团队,在没有IP背书的情况下闷头探索。此后,手游尚未正式经受市场检验之际,端游项目又迅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开发阶段。

在某种意义上,此间显露的敏捷度与专注度,或许是魔方错过上一个移动端大时代的后遗症。但也正是这种腾讯游戏内部并不多见的冒险思维,让魔方抓住了新的品类机会。

依靠一连串生猛决策,魔方硬生生用力所能及的最大手笔攻下了彼时人们眼中的”小“垂类。在《暗区突围:无限》国服上线前,根据Enzo公布的数据,《暗区突围》IP的全球注册玩家数已经达到了1.8亿之多。

可以说,依靠“搜打撤”这面后起的战术旗帜,魔方工作室群正在经历其14年历史中步调最快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在全球化的竞争趋势面前,《暗区突围》IP成了魔方加码出海事业的一大突破口。去年,其端游海外版开测时一度成为Twitch平台上开播热度最高的FPS新作。如今,《暗区突围:无限》被加入Steam平台心愿单的次数也已突破200万大关。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就像我们之前聊到的那样,《暗区突围:无限》给了魔方一个增补技术积淀的良机,使之得以为下一阶段的创新竞争积蓄势能。去年科隆展期间,魔方甚至首次透露了《暗区突围》主机版本的开发计划。

关于团队进军PC端的初衷,Enzo曾在一次外媒采访中给出他的答案。

“我们希望《暗区突围:无限》带给玩家的是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手机硬件限制的沉浸感,渴望在这个游戏行业更创新的主战场,魔方能有机会一起去推动品类的向前发展。”

今天,在无数国服玩家开黑“上暗”的呼喊声里,魔方工作室群又向着“游戏行业更创新的主战场”迈出了脚印深刻的一步。

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