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光平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走过百天,美国舆论场掀起一场风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发出痛心疾首的批判:“美国百年优势,被特朗普百天玩完。”
这番言论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美国各界对当前政策走向的担忧警钟,也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两国发展态势的新变化。
回顾美国科学领域的崛起历程,其并非一蹴而就。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国还是科学领域的追随者,彼时德国、英国在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取数量上远超美国。20世纪中期,三股关键力量重塑了美国科学界的辉煌。希特勒的暴行迫使欧洲顶尖科学家赴美,为美国科学发展注入核心力量;两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国家和苏联元气大伤,美国却借此实现经济、技术和军事的全方位主导;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大力资助,以及公立和私立大学在政府经费竞争中形成的创新模式,共同构建起现代美国科学体系。
然而,扎卡里亚指出,如今这三大助力美国科学崛起的力量正在发生逆转。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激进政策,尤其是对大学及其研究的攻击,让美国科学发展陷入困境。特朗普威胁对大学进行恶意收购,扣留数十亿美元研究经费,作为美国科学领域核心机构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遭受重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科学领域的快速崛起。过去十年间,中国在多项关键科学指标上实现反超。在《自然》指数追踪的科学期刊论文发表量上,中国超越美国;工程和技术论文方面,中国更是遥遥领先;专利申请数量,中国占据全球近半份额;在顶尖大学数量上,中国从2010年的27所增至2020年的76所,而美国却从154所降至133所 。
美国吸引全球人才的优势也在迅速衰退。曾经,大量移民科学家、软件开发人员等为美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移民。但自特朗普上台后,签证吊销、国际学生驱逐、对中国科研人员的无端调查等举措,让美国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英国《自然》杂志的调查显示,超75%的在美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前往支持科学发展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着全球优秀人才回国,进一步加速科研实力的提升。
美媒对特朗普政策的批判,不仅是对美国国内发展走向的担忧,也从侧面反映出中美在科技领域竞争格局的变化。美国曾经引以为傲的百年优势,在特朗普的政策冲击下摇摇欲坠,而中国正凭借稳定的发展策略和对人才、科研的重视,稳步迈向科技强国,这场科技与人才的竞赛,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责编:陈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