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个话题,就是二手成交数据,之前在另外平台贴成交数据,大家主要是找关注房源,这几年房价下跌,很容易出现所谓哪里还保值的观点,不过实际从目前市场来看,基本每个区域无一幸免,无非是跌的比较厉害的楼盘有自身的特色,下面通过数据聊聊。

数据说明:统计的套数在统计年内,需要成交>1,防止出现个别单套拉高或者拉低均价,由于是某平台的数据,所以覆盖面并不够广,很多楼盘没有上榜也并非跌的不多。

台江区


分析:从明细榜的来看,群升国际拿下“跌冠”,从原来的5W+的单价跌到目前3W+,跌了2W左右。

这个楼盘多个区,其中G区主打小户型,划片台三小+八中,当初炒作学区的溢价极高。

后来八中升学率也下滑不少,加上学区房炒作热度也降低,这个所谓的学区房也一路下跌,这2年其实并非跌幅最大的周期,反而是前3年,当时这个楼盘就已经崩了。


排在第二的就是富力中心B区,SOHO产品,这几年不管哪个区域都是下跌最狠的一个。

当然对于台江区,聊到SOHO,富力中心并不出色,不得不提中央第五街。

这个当初开盘价3W+的项目,前2年二手跌到1W,最近的成交来到1W以下。

原因为何,简单分析无非就是当初宣传的商业资源没有兑现,依靠的万宝这几年也下滑厉害。

自身的产品设计和维护也很失败。


第三名,世茂茶亭臻园,台江区的超高层豪宅,15年的房龄,俪园+臻园,目前成交单价在2.2W左右。

由于存在低楼层+户型偏小,看了挂牌情况,中高层挂牌在2.5-2.7W。


对比前几年3W+的成交价,也跌了1W以上,原因也很简单。

超高层住宅在以前是热点,现在大家避之不及,不管是这个项目,亦或者世欧王庄、金域中央等,二手的表现都非常差。

此外,相比于另外2个超高层,外立面好歹还能看,俪园、臻园,给人第一眼感受是完全的高层贫民窟既视感。

难以言表的筒子楼造型,配合破败不堪的立面,很有港风。

目前台江区的新盘,卷改善非常严重,这个项目也很值得借鉴,台江大平层不少,但是保值的屈指可数,一旦在市场被抛弃,大户型注定是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

最后再聊一个,排在第四的新港苑,这个安置房,房龄谈不上非常旧,网络消息不多,区位不算差,位于排尾边,二环内。

原来二手成交在2.5W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办证不多,加上当时楼市还不算太差。


后来批量办证,加上这个安置房同样是筒楼设计,居住体验一般,虽然房龄不算很长,但是安置房的保养,不用多久就会损坏的厉害。

可以说居住体验并不会太好,从近期拆迁安置方案,给出的对接价也很清晰,比上海新苑这种还少4K,实际上海新苑也已经跌破2W。


对于这个安置房,仅仅是市场的缩影,当初价格低于周边商品房,实际迭起来,这些安置房力度反而更大。

安置房的维护,户型设计,居住群体等,一系列因素都经不起时间考验。

特别现在的市场,所谓的住好房,其实最大的对立面就是这种高层安置房。

综上,台江区虽然成交房源不多,但是排在前列的项目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学区房、大平层、soho、安置房,这些具有固定属性的房源,无一例外,都是跌的最狠的。

鼓楼区


分析:对于鼓楼区一直都是学区房的天下,前几年最出彩的就是它们,部分老破房,靠着学区热,涨幅不小。

虽然这么多年下来,依旧没有对鼓楼学区房出台非常直接的打击政策,不过随着楼市降温,加上定向生,人口下降等。

学区房的热度褪去明显,鼓楼学区房也成了跌幅较大的存在。


排在前列的楼盘,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学区做最大的卖点,对比4年前,都跌了1W多,部分甚至跌了2W以上。

只能说这也是市场趋势,居住体验差的学区房,注定很难在市场流通。

目前鼓楼土拍还没给出重点学校的划片,如果后续持续推进土拍,不排除学区划片的溢价,会进一步被打压。

晋安区


分析:对于晋安区的排行榜非常出乎意外,前几年涨幅领跑全福州的东二环泰禾商圈次新房,在这1年多,崩盘了。

这是继闽侯高新区之后,又一个前几年房价坚挺的区域出现崩盘的地方。

只不过大家都关注这个区域的超级大盘,保利香槟。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里的全部次新都崩了。

当初几个4W的次新,目前都跌到3W左右了。


首先就是最头部的悦城、金尊府,这两个项目都谈不上改善盘,甚至连刚改都谈不上。

部分户型设计也很一般,前几年4W+的单价,主打就是东二环够火,榕博小炒作够凶,泰禾商圈人流够顶。


最终市场遇冷后,东二环虽然土拍也供应殆尽,但是更靠近市中心的二内晋,楼面价也上不去了,榕博小+晋三,这2年的中考数据都很一般,至于泰禾商圈,不知是体量过大还是因为泰禾暴雷招商所致,人流热度也不如从前了,楼市炒作也从泰禾转移到晋安湖了。

除此之外,4W+的价格,搭配改善不纯粹,刚需总价高的场景,目前东区的新盘售价也降到2.6W左右,可以说东二环也顶不住了。

从楼盘来看,除了悦城、金尊府外,周边的安置房,岳峰新城等,同样跌幅不小。

除了这个区域外,还有就是世欧王庄的安置房,超高层安置房,毫无居住体验,这是这几年跌幅最大的一种产品。

仓山区


分析:对于仓山区的楼盘,首当其冲,金山小的学区房,原来3W+的单价,如今2W不到成交。

金山小作为3年限制的划片,加上金闽小的出现,虽然是新校区水平存疑,但是对于金山小的唯一性依然打破。

3年限制+6年一学位,又不是头部学区,居住的要求明显更高,周边房龄更新划片新校区,很明显居住属性强不少。

此外,金山小+金山中,这几年的升学率也有下滑,对比水都中等,已经没有差异,可以说这些老破房,特别户型偏大的,在市场基本价值也没了。


除了这个项目外,还有三附小的金山大景城,这个小区依靠大量小户型做学区溢价,前几年一直价位在3W+。

随着去年三附小三年限制出台,这个小户型失去了市场。

三年的限制对于没居住属性的房源打击非常剧烈,一个政策直接跌了快一倍。


随后就是会展的闽江世纪城,超级大盘,跌了1W。

这也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超级大盘,周边南二环等供应不少,加上那些新盘价格持续下跌,对于这种高层超级大盘的打压更严重。

此外,自身配套也不够出彩,地铁一河之隔,划片毫无看点,超级大盘挂牌无数。

一旦楼市遇冷,这种项目需要接手的房源实在过多。

最后还有一个项目,福湾新城,这个三环边的安置房,原来2W不到的价格,在那几年楼市关注不少。

只不过安置房虽然原来价格比周边低,奈何跌起来比周边更狠,目前房价已经到1W左右。

今年大概率是能看到破W的成交了。


盘点总结

闽侯就不聊了,数据过于惨烈,不管是什么项目都跌的厉害,加上原来单价不高,实际算跌幅,都快接近腰斩了。


从上面的盘点其实可以发现,在楼市下跌的过程里面,那些跌的厉害的房子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并不难归纳,简单总结如下:

1、安置房:居住属性太差,维持难度很大,高层或者超高层,贬值力度更快,不要因为所谓的价格低于周边商品房,就盲目购买,实际安置房更应该躲开。

2、老破学区房:学区热褪去,三年限制对小户型是大利空,老破房居住太差的贬值快,升学率无法维持的,跌幅同样快。

3、超级大盘:甩卖的房源过多,管理混乱,最容易被市场冲击。

4、SOHO:福州目前的招商环境,遍地的CBD,SOHO的价值持续打压。

5、高价次新: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一定要配套、产品、地段能够匹配价格,否则就是击鼓传花。

6、“假”大平层:产品属性无法支撑的大平层,注定没有市场客源,下跌都不一定能流通。

综上,现在软文经常说住好房,实际目前市场确实也是如此,大部分跌的厉害的房源,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住的不舒服,不要因为房价低于周边,就觉得安全,实际是这个产品可能已经被市场淘汰,也不要随意追市场热点,热点很容易存在炒作的成分,特别在楼市降温的时候,很容易被拆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