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爱好者集聚的“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4月28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亮相,这是“环行地”摄影社区首次举办线下展览。展览共展出392张摄影作品,参展人多达200余人,以静态影像、访谈片段、创作手记、社群互动记录等多元形式,将一个摄影社区生态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聚集在知识星球‘环行地’摄影社区的摄影爱好者已超过3900位。”“环行地”摄影社区创办人、图片编辑、策展人一万兄介绍。


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环行地”摄影社区联合主办。展览中有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也有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向外看+向内看将他们的摄影作品连成一片完整的世界。


东方明珠映在窗玻璃上成为一个剪影;一根电线杆从一片红瓦老房子穿越而过,远处,陆家嘴天际线矗立在灯火阑珊处;从一张墙纸的破洞里窥见陆家嘴的高楼大厦……这些大都会的摄影作品都来自上海土生土长的自由摄影师小徐师傅。这些作品大多围绕着代表着现代上海的坐标、东方明珠和陆家嘴三件套,小徐执着于新和旧的对比,将琐碎的日常生活和事物置身于宏大场景之前。他说:“东方明珠是我儿时迷路后找到回家的路的路标。”因此,他本能地习惯于寻找“看得到东方明珠的风景”。他总是用冷静客观的视角去审视这座城市,“城市的变迁就像新陈代谢,自然而然。”因此他很少将怀旧的情绪流露在照片之中。他的照片更像是城市的一个切片,人物、街道、建筑交织其中。虽然现在已是一名专业摄影师,但小徐还是喜欢着“纯粹”的照片,也折服于一万兄的独特美学。这也是他一直喜爱着“环行地”的原因。来到这里,“往往会有一种意料之外的美感和惊喜的巧合,这是其他的影像社区所不具备的。”

“对于这么多纯粹享受拍照的朋友,我总喜欢亲切地称他们为‘地里的人’。”一万兄笑言。这些“地里的人”中,有青春懵懂的学生,有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兼顾家庭与事业的中年人,也有退休清闲的年长者,但他们都能在社区里找到同好者,毫无障碍地交流,共同探讨摄影带给自己的美妙体验。

“环行地”线下展览的举办,让每个“地里的人”都感到雀跃。


走进展厅,第一幅摄影作品就是《树上的男爵》,这是一幅充满隐喻的作品。《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8世纪意大利贵族少年柯希莫·迪·隆多因反抗家庭束缚,在12岁时爬上一棵树后决定永不下地的故事。在树上,柯希莫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地面世界,参与社会活动,甚至与伏尔泰、卢梭等历史人物通信,成为传奇。他一生坚守自我选择,直到临终时抓住热气球飞走,消失在大海中,始终未再踏足地面。这种“离地生活”的荒诞设定,探讨个人如何在抗争中保持独立,同时与社群建立联结。树上的生活是对自由的坚持,也隐喻理想主义者的孤独与超越。而在现实中,“环行地”创办人一万兄,也是如此一位“生活在树上的人”。

一万兄是80年代生人,2000年随父母打工来到上海,2008年他早早辍学开始打工,曾从事服务员、保安、销售、工人等各种职业,直到后来购买了一台SONY a200去拍照,才发现自己所喜,并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这样辗转丰富的人生经历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把它投射在十多年的图片编辑生涯中。“失业”后,他又重拾“环行地”,开始不断的挖掘和推荐国内优秀的摄影爱好者和作品。他每天坚持在“环行地”社区平台上梳理摄影爱好者们的投稿,推荐摄影作品和摄影爱好者,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逻辑,带动社区摄影爱好者不断欣赏、讨论和思考。他的用心、独特的美学视角以及“地里”独具一格的纯粹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至今,“环行地”也成为国内广受欢迎和关注的摄影社区之一。

为了鼓励大家用视觉语言尽情表达追寻创作的坚持与内心的完满,他建立了一个名为 #环 的标签,来征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各种以“环”为元素的影像。


展览专门辟出一个板块——“生活就像一个环”,展示的就是这些以“环”为元素的摄影作品:有无数小蝌蚪围绕的水里的花环;有人在水里,水面上泛起的一圈圈涟漪;有遮住了人脸的一串串气球;有公园里圆形拱门里看见的世界;倒地的红绿灯;还有树上树枝长成的环......。这些生活里无处不在的环,是对“环行”哲学最好的诠释。


里约是“地里”90后女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过去五年她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反反复复前往南疆拍照。问她为什么喜欢去南疆,她回答:“因为他们总是在问:你什么时候来?”后来她总算明白,塔吉克语是不说“我想你了”的,这句话应该就代表它了。


2019年朋友送了内向的她40卷胶卷,她想换一种方式生活,对抗抑郁,于是走出去开始拍照,她把这当作她的一种表达方式。一开始,她并不喜欢和人分享,只是一个人一直拍,直到有一次发现了一闪,她以为是修图软件,就把自己的照片导进去,结果第二次再打开的时候发现上面被打上了星,原来被编辑推荐了,于是她就像受到老师表扬的小学生,对拍照这件事开始产生兴趣。她开始常常来这个社区上传照片,和“地里”的人聊聊天,分享照片、经历和见闻,“当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孤独的时候,会发现有人和我一样,但还在坚持着。”


短篇是一位重症监护室护士,去杭州工作的第一年还未能冷静看待监护室里的生与死,“回到家除了睡觉就是消化这些情绪”,于是他买了一部相机希望能到处走走,排解压在心头的情绪。他的作品关注细节,温暖而宁静,目光聚焦身边的人或事。我们从他的照片中能看到一只趴在洁白手上的小蚂蚁、老人满是皱纹的沧桑的手、少女水盈盈的大眼睛......老人是孩子的外婆,少女则是侄女,相片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家人,他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一个个美好的瞬间,世界也因此更加宽阔、温暖,工作和生活在天平的两端达到了平衡。


摄影是记录、是表达、是对抗虚无、平庸......的方式,作为“环行地”的首个线下影像年展,“环行的人”既是对过去十年的一次回望,亦是对未来可能性的开启。

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师玉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