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信消费金融总经理黎成出任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4月中旬,阜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决定任免人员名单,正式任命黎成为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这意味着,黎成或成为首例由消金公司高管直接转任的地级市副市长。
记者发现,在近期一场公开活动中,黎成以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身份亮相并发表致辞。通过对比发现,这位新晋副市长与此前为金蝶30周年庆典送上祝福的中信消费金融总经理黎成确为同一人。
左图来源:阜阳之友长春理事会;右图来源:金蝶视频号。
中信消费金融高管出任阜阳市副市长
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官网显示,4月10日阜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黎成为阜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在任命发布后,黎成已以副市长身份出席多场公开活动。
4月15日,阜阳之友联谊会厦门理事会正式挂牌设立。阜阳市政协主席李志伟、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黄晓舟,阜阳市副市长黎成等出席成立大会。
4月11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阜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安徽“双创汇”走进阜阳活动在阜阳软件产业园举行,副市长黎成、阜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方廷勇等出席活动。
不过,阜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领导班子介绍板块截至目前暂未更新黎成作为副市长的相关资料。
公开资料显示,黎成作为“金融老将”,有超过20年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并全程参与了中信消费金融的筹备工作,且在开业后担任该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熟悉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及各条线业务。2022年3月,原北京银保监局核准了黎成中信消费金融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事实上,近年来金融干部赴地方任职已逐渐形成趋势,且多分管金融、财政、国资等关键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少有15位原金融干部履新“金融副市长”。如,2024年6月21日,柳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任命原广发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张华为柳州市副市长;同年5月底,曾在建行工作近24年的罗晃浩出任深圳市副市长,其此前已积累东莞市、茂名市副市长等多地任职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集团干部赴地方任职早有先例。2023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发布任命信息,朱鹤新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在此之前,朱鹤新曾担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并于2016年6月出任四川省副省长,分管金融、商务、投资促进等多项工作。此外,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黄志强,也曾担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等重要职务。
民生证券研究院曾发布研报称,不同地市的“金融副市长”配置存在差异,对应的管理思路以及引致的方向结果或也有些不同。同时,从去向来看,不同于省级层面,“金融副市长”或多为挂职,离任后继续回归金融机构相对普遍。
去年吃下开业后首张罚单
作为黎成的“老东家”,中信消费金融是全国31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之一,其发展动向备受业内关注。
资料显示,中信消费金融为全国第24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公司于2019年6月正式获批开业,股东包括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2025年2月27日,中信消费金融增资获监管批复,注册资本从7亿增至10亿元,其中,中信金融控股持股70%,金蝶软件持股30%。
开业之初,因有中信信托作为股东,中信消费金融长期贴着“信托系消金”的标签。但随着中信金控的成立、股东的变更,这一标签渐成历史。
据悉,中信消费金融2019年开业之初注册资本为3亿元。股东有三家分别为:中信有限持股比例为35.1%;中信信托有持股比例为34.9%;金蝶软件持股比例为30%。
目前,中信消费金融尚未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不过从2023年年报数据可见发展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36.66%,资产总额达110.38亿元,贷款余额106.94亿元。尽管业绩保持增长,但在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其多项核心指标排名仍处于20名开外,行业竞争承压。
2024年6月,中信消费金融收到了成立以来的首张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消费金融因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综合利率等产品信息披露不规范;授信体系存在缺陷,授信审批环节不够独立;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于限制性领域等原因被罚款合计120万元。
管理层架构上,中信消费金融展现出鲜明的“中信系”基因。2024年8月中信消费金融首次变更董事长,其现任董事长为李如东,此前担任中信百信银行行长。公开资料显示,李如东是一名“中信系老人”,从2013年就职中信银行总行以来,已在中信系相关部门工作了20余年。
此外还有多位高管均来自“中信系”。如,原董事长皇甫文忠来自中信信托;新任的董事邵冰、朱立群,均来自于中信消费金融的股东中信金融控股。
本次黎成正式任职金融副市长后,其岗位继任者也引发外界猜想。有业内人士猜测,新的人选大概率还出自中信消费金融或中信集团内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