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减轻企业迎检负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2月以来,成都全面推行“一码检查”综合监管机制,覆盖市场监管、安全生产、卫生监督等多个重点领域,剑指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政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4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一项目施工企业迎来“一码检查”,切实感受这一执法检查新模式的便利与高效。
多次检查合一次,检查内容一码知
这个“码”推动检查+服务一次到位
“您好!这是我们本次检查的二维码,您可以扫码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在开展检查前,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行政执法人员亮出了经审核批准生成的检查“任务码”。一亮一扫之间,本次检查的人员信息和检查事项等内容,就已经出现在东部新区国家医学中心医疗消费创新园区及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施工企业——中铁十五局三公司项目安全总监左联凯的手机上。
项目促建、质量安全、农民工工资保障……虽然本次行政执法检查涉及多个领域,但在“一码检查”系统上一目了然。在项目施工企业的配合下,检查人员分两组前往在建工地和项目办公室等点位迅速开展检查,整个流程快速顺畅,不到一小时,所有检查事项顺利完成。
“之前,我们会面对多个职能部门的多次检查,检查内容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疲于准备。”中铁十五局三公司副总经理郭旭伟表示:“现在有了‘一码检查’后,不仅多次检查合并成一次,还能很直观地了解到本次检查内容、被谁检查和检查依据,让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迎检,减轻了我们企业的负担。”
“是监管,更是服务。”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唐剑波表示,作为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的重要配套项目,当地对于该项目建设进度十分关注。通过“一码检查”,行政检查信息实现实时推送和企业端同步预警,使企业能动态掌握项目合规状态,有效防范项目管理失控风险。同时,职能部门也通过检查了解和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确保检查+服务一次到位。
多头检查到拼单组团
这个“码”为企业减负为监管赋能
据了解,虽然本次行政执法主体只有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但因为东部新区按照专业化、扁平化、大部制进行机构设置,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承担了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公园城市建设管理等多项职责,本次检查也涉及该局多个处室。
“平时我们各个处室一般是按照自身职能各自开展检查。在推行‘一码检查’后,我们就通过系统‘任务拼单’功能,推动多事项‘综合查一次’。”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重大项目处工作人员田超介绍:“比如本次检查,就是由我们处室发起,通过系统匹配,将多个处室近期要对该企业进行的多项检查合并为这一次,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迎检压力,也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据了解,截至目前,成都东部新区已有534名执法人员接入“一码检查”系统,共开展“一码检查”124次,住建领域已将项目促建、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农民工工资保障、建筑建材市场管理等多项行政检查事项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一码统筹、一次入企、全程留痕”。唐剑波表示,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将继续发挥大部制协调、联动、高效等组织优势和发展势能,进一步落实“一码检查”工作,持续助力当地营商环境优化。
据了解,在成都市涉企综合监管平台上,全市约400万市场主体、3万余名执法人员、404项检查事项已全部接入“一码检查”,“进企亮码”数量每天以数百次的频率增加。5月1日,涉企检查有关监管系统全功能上线;6月至12月,持续拓展优化系统功能,积极探索将其他不涉及行政检查的访企活动纳入监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谢夏冬 图/文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