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能力如何提升?近日,金安区清水河街道创新打造的“社区书记工作室”正式开班,将通过“场景化教学+项目化实战”模式,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人才断层、能力短板等难题。
现场9名资深社区书记与18名后备干部结成“一对二”师徒对子,推行“周实训+月复盘+双月领办”培养模式,要求学员年内独立完成政策宣传、邻里节筹办等治理项目,并以群众满意度作为结业考核“硬指标”。
在这次讲座培训中,茶棚社区王正琴书记将自己多年基层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倾囊相授。不时有干部举手提出问题,都会一一解答。年轻干部们学到的是来自资深社区书记奋斗基层多年总结下来的经验,社区治理的基本知识,群众矛盾化解的基本方法,以及社区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
“首先就是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果断,最主要的是每个社区的情况也不同,所以我们在今后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社区风格,这个风格怎么来?就主要要看社区书记了,要形成自己特有的社区文化,才能打造出自己社区的特有一个品牌和风格。”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书记杨建在会后为记者介绍。
街道党工委书记卫平来介绍说,当前社区矛盾呈现维权意识强、利益诉求杂、解决难度大三重特征,基层治理需要既有实战经验又懂创新方法的“全科书记”。此次开办的“社区书记工作室”也不是“速成班”,定期每月开展两次,确保大家都能学到真本事,并运用到基层治理中去,让更多的居民获得实惠。我们要的干部是要有真能力,就是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够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这样的一些干部,那么我们的社区工作室就是以这为导向,以实干为导向,以实用为导向培养的一些障碍。在社区书记能力提升的同时,能够带领我们的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后续工作室后续将推出“每月难题会诊日”“书记轮值擂台赛”“实践观摩”等品牌活动,围绕为民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养老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攻坚,同步建立“问题收集—联合会诊—闭环解决”治理台账,确保全年解决50个以上治理难点问题。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朱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