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胜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当金属质感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戴在石胜兰的胸前,她坐在轮椅上的身体不禁向前倾斜。这枚凝结着劳动者最高荣誉的勋章,在春日的阳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恰好落在她轮椅扶手上那道深浅不一的磨痕上。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来自重庆奉节县的绣娘石胜兰、海南省小椰壳实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符永川、坚守湖南山村学校30余年的湘潭“拐杖爸爸”李军、山东菏泽定陶区残联体育中心运动员崔哲等多名残疾人获奖。


李军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残疾人,能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这份荣誉,背后凝聚着很多人的关爱和支持,我会继续带着这份温暖和沉甸甸的责任,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叮嘱的‘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石胜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残疾人也能创造价值,未来的日子,她将发挥自己的价值,创造更好的幸福的生活。

奋斗即有光芒。对于残疾人而言,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其卓越成就的肯定,更是一曲献给永不言弃者的时代赞歌。


崔哲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今天,能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一崇高荣誉,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残疾人和体育事业的关怀与支持,是我的教练团队、家人、朋友的陪伴和鼓励,更是属于每一位在逆境中给予我力量的你们。”崔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她深知,身体的障碍无法阻挡追梦的脚步,她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证明——生命的光辉,源于永不言弃!

据记者了解,1950年起至202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今年是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残疾人获奖者频频出现,这种典范的作用不仅激励残疾人突破自我,更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机力量。

当社会拆除观念与环境的双重壁垒,残疾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将自然释放,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残疾人获奖者加入其中。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