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关于朝鲜秘密支援俄罗斯的传闻就在国际社会流传甚广。无论是朝方派遣士兵,还是提供弹药武器,多方情报几乎已经坐实。但奇怪的是,面对各种质疑,无论俄方还是朝方,一直讳莫如深,既不承认,也不直接否认。

然而,这一次,两国的态度出现了180度变化。



【朝鲜首次正式承认派兵援俄一事】

朝鲜官媒日前公开报道称,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下令调派朝鲜士兵支援俄罗斯,为“解放被乌克兰非法占领的俄方领土”作出重要贡献,并且强调此次战役“以胜利收场”,展现了双方最高层级的军事合作关系。

几乎在同一时间,俄罗斯方面也不再遮掩。克里姆林宫发布了普京与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视频会议内容,明确确认借助朝军力量,成功收复了库尔斯克地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更是高度评价朝鲜士兵的英勇表现,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朋友”。

那么,为什么俄朝要在此时点破?

首先,对于朝鲜来说,这是一种内外需求叠加的结果。

朝鲜为了支援俄罗斯,派出了超过1.1万名士兵,还有数百万发炮弹、大口径火炮、战术弹道导弹等军火支援。这种规模的出兵与支援,必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和牺牲。如果迟迟得不到俄方的公开承认,对朝鲜国内军心士气是一个严重打击。

在朝鲜内部,军队是维系政权稳定的重要基石。需要通过“对外作战立功”的叙事,来激励军心、巩固统治。因此,朝鲜必须让外界、尤其是本国民众清楚看到,他们不是白白流血牺牲,而是作为“国际斗争英雄”得到盟友尊敬和回报。

其次,对于俄罗斯而言,朝鲜的支援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客观来说,朝鲜对俄罗斯的支援作用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俄罗斯发布的援俄朝鲜士兵照片】

一是兵力补充。1.1万朝鲜士兵,绝大多数被部署在前线,承担了大量防御和巷战任务。这不仅缓解了俄军人力紧张问题,还让俄军能腾出更多精锐力量,用于发起局部反攻。

二是火力支援。朝鲜提供了大量重炮、火箭炮和弹道导弹,极大缓解了俄军弹药短缺问题。乌克兰方面曾经抱怨称,俄军的炮火密度突然激增,压制了乌军的很多攻击计划。

尤其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乌克兰方面本已发动猛烈攻势,如果没有朝鲜部队的及时支援,俄军可能面临重大失利。正如乌克兰和韩国媒体所报道,朝鲜兵力帮助俄军稳住了阵地,使得库尔斯克最终得以被俄方收复。

在当前俄乌和谈曙光初现的情况下,俄罗斯需要巩固既得成果,增强与乌克兰谈判时的底气。而强调自己背后有朝鲜这样的坚定盟友,可以有效向外界释放信号:俄罗斯并不孤单,身边还站有足够可靠的“伙伴”。

可以说,俄朝这次“共同公开”,是一次各取所需、互相加持的深度绑定。

值得一提的是,俄朝此次公开合作,时间点极为微妙——再过两周,就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胜利日”阅兵。

根据公开信息,5月9日的红场胜利日阅兵,将邀请多国领导人到场。朝鲜作为俄罗斯当前最紧密的军事盟友,很可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甚至不排除金正恩本人亲访莫斯科。



【普京对即将到来的红场阅兵非常重视】

更有可能的是,朝鲜部队以某种方式参与胜利日庆典,作为“共同抗击霸权主义侵略”的象征。如果成行,这将是自朝鲜战争以来,朝鲜首次在公开场合以这种身份出现在国际军事舞台上,意义极其重大。

与此同时,俄朝领导人或将在胜利日期间举行双边会谈,进一步加深军事与经济合作,不排除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联合声明的可能。

因此可以预判,两周后的胜利日,很可能成为俄朝关系进一步深化的里程碑,也可能让整个东北亚乃至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可以预见的是,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正在加速扩散,一场以俄朝为轴心、逐步成形的“新军事联盟”正在浮出水面。对中国而言,这一动向绝不可掉以轻心

一方面,朝鲜出兵援俄,无疑加剧了东北亚的地缘不确定性。中朝边境的稳定局势,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另一方面,俄朝抱团的态势,势必引发美日韩阵营的进一步联动与军事扩张,东北亚地区的对抗烈度恐将明显上升,地区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不难预见,未来两周,半岛局势与俄乌战场都可能迎来剧烈震荡,大国博弈的牌桌上,一轮新的洗牌正在悄然展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