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如果想要克里米亚,为何11年前,克里米亚被交给俄罗斯时,乌克兰没有为之而战?”

这是今年4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爆炸言论。

特朗普之所以这样斥责泽连斯基,也是因为泽连斯基天天光嘴上说要和谈,但实际行动上迟迟不主动求和,这种态度让特朗普恼火。

所以他就拿出乌克兰人心中最痛的点——克里米亚说事。

11年前,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俄就彻底吞并了这块领土,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西方国家从来都不承认。

那么这块被公投出去的领土还能再回乌克兰吗?


克里米亚

2014年的克里米亚,在一夜之间,就从乌克兰的版图里被分离出去。

那年3月,俄罗斯在亲俄的斯特列科夫的助攻下,派出战力强悍的“小绿人”特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克里米亚半岛。

余威未散,俄罗斯就迅速组织了一场“全民公投”,从官方那里拿到的数据表明,有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马上加入俄罗斯。

虽然这次公投,被乌克兰政府和国际社会认定为不合法行动,甚至联合国大会还专门做出决议,对其结果不予承认。


(克里米亚地区)

但克里米亚事实上已经入俄。

乌克兰自14年后就彻底失去了克里米亚。

那么克里米亚入俄时,乌克兰为何不立即与俄战斗?

据英媒报道,2014年,当俄军占领克里米亚之际,克里米亚地区的乌克兰驻军里,有超过70%的士兵做出了倒戈的举动,主动投入了俄罗斯的怀抱。

这些乌克兰士兵的不战而降虽然耻辱,但结合当时的乌克兰局势来说,也算情有可原。

据乌克兰国防部数据显示,2014年年初的时候,乌克兰全国总计只有6000名战斗人员处于可以随时作战的状态,像坦克和战斗机这样的重装备数量不及俄罗斯的十分之一。


(乌克兰军队)

武器少的可怜,士气坠入谷底,乌克兰政府几乎没有办法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

并且,就在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不久前,基辅独立广场爆发颜色革命,局势失控,乌克兰政府为了维持秩序,派出了乌克兰“金雕”特种部队去广场清场。

但意想不到的是,抗议者和金雕队员发生激烈冲突,事后双方各有成员死伤。

不到一个礼拜,新上台的最高拉达议长图尔奇诺夫为平息民怨。


竟然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公开要求参与行动的金雕队员下跪,向全国道歉。

当晚,几十名金雕队员在基辅媒体的镜头前,集体下跪道歉,此事导致1000多名金雕队员,带着装备加入了俄罗斯阵营。

毕竟,你乌克兰政府不尊重军人的尊严,那就别怪乌克兰军人“去投俄”。

最终,军队的无力抵抗让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不得不通过外交渠道抗议。但面对俄罗斯的坚船利炮,这无济于事。

乌克兰的无力阻止,在11年后,给现任总统泽连斯基带来了麻烦。

但作为“硬汉总统”,面对特朗普的激烈指责,泽连斯基并没有选择隐忍。


他拿出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的声明强硬反驳道:“乌克兰在2014年不是没抵抗,而是遭遇俄罗斯这个强大敌人时,被孤立了”。

蓬佩奥曾于2020年表示,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危机里展现了自己捍卫主权的决心,只是双方的力量悬殊让乌克兰陷入如今的困境。

这个回应,给乌克兰民众的抵抗带来了希望,也间接打了现在特朗普的脸。


特朗普的强硬

特朗普从第二任期以来,其外交风格一直是强硬和圆滑并存。

对于乌克兰,特朗普的态度只有强硬。

他先是搞出一个所谓的“和平计划”,逼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管辖,还拿出军事和经济援助来威胁乌克兰。

特朗普似乎从来没想过一个问题:无理逼迫乌克兰,是否真的合适?

就拿“和平计划”来说,特朗普在2025年3月的一次演讲里明确表示:“乌克兰若不接受现实,美国将重新审视援助政策。”

此言一出,乌克兰国内哗然。泽连斯基直接回应道:“领土完整是乌克兰不可触碰的底线,绝不会退让。”

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数据,美国对乌援助高达30亿美元,占乌克兰军费的40%。特朗普的威胁无疑让乌克兰感受到切肤之痛,也激起了乌克兰更加强烈的反抗意志。


望着屏幕里大喊大叫的特朗普,乌克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他们高喊着“主权无价”,以此来表达对特朗普举措的反对。

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人批评特朗普,《时代》杂志在一篇评论里毫不客气地批评特朗普,说:“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就像盲人摸象,缺乏连贯性和战略深度。”

此话一针见血!特朗普一直想通过给乌克兰施压来达成和俄罗斯的和平协定,丝毫没有顾及到乌克兰的民族感情和国际社会的看法。


强权也许可以一时得逞,但不能长久维系和平,这是在历史长河里早就被验证过的真理。特朗普的怒斥,或许只是棋局中的一记虚招,却让泽连斯基的立场更加坚定。

让特朗普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在逼乌克兰妥协,但欧洲仍坚定地支持乌克兰。


国际社会看法

2025年4月,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布鲁塞尔发表声明:

“欧盟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强加的领土解决方案。”

这一表态掷地有声,背后是欧盟对国际法和地区稳定的重视。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揭露,2024年,欧盟给予乌克兰的经济援助一共是15亿欧元,这体现出了欧盟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泽连斯基则在国际支持里找到了一丝喘息机会,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和泽连斯基见面时保证说:“北约会和乌克兰并肩作战,一起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这不是一番空话,2025年初,北约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包括乌克兰战场急需的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


这些军事援助让乌克兰增添了底气,与此同时,也让特朗普的威胁显得滑稽可笑。

受到鼓励的泽连斯基在一次国际会议里直接反问道:

“难道因为历史的伤口没有愈合,就要放弃未来?难道强权的声音,就可以压到乌克兰的呼声?”这番话为乌克兰赢得了不少国家的共鸣。

必须承认,由于乌克兰政府在2014年的决策失误,乌克兰现在已经错过了收复克里米亚的最佳战略窗口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答应特朗普“把克里米亚完全和俄罗斯合并”的强硬请求。

乌克兰一直坚持“克里米亚是乌方待收复领土”,恰恰是对特朗普强压乌克兰低头外交策略的抗争。


未来局势将如何演变?克里米亚到底归属何方?就取决于各方在博弈中的耐心和智慧,如同《三国演义》里,孙策临终前和孙权所说的那句话:

“率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

乌克兰,美国,欧盟还是俄罗斯,在这场战争里,谁能笑到最后?

本期参考文献:

[1]张全.普京向乌克兰释放谈判信号乌美英法将再次坐上谈判桌

[2]廖勤.乌克兰问题能否取得突破

[3]徐晓语.美国给出霸王条款乌克兰将如何接招

[4]肖新新,青木,谢戎彬,等.乌克兰要重夺克里米亚?

[5]刘影.乌克兰危机后克里米亚发展现状评析

[6]李太龙.从大国认同观点谈乌克兰危机中的克里米亚事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